人民网
人民网

致敬2000多次生命接力  福建举行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2023年04月01日11:1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福州4月1日电 (林盈、实习生刘娜)“我死后,我的遗体也将捐给医学院校。我希望医学生能在我身上多做实验,多攻克医学难题,不断攀登医学高峰。”这是91岁老人周与燊生前对家人的叮嘱。2021年11月1日,91岁的周与燊在家中逝世,两天后,家人将他的遗体捐献给福建医科大学,至此,他终于得偿所愿。

捐献者家属抚摸纪念碑上亲人的名字。福州市红十字会供图

遗体器官捐献,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在生命的终点,通过捐献自己来回报社会、让爱延续的人还有很多。

2021年3月3日,6岁女孩林诺恩因弥漫性内生桥脑胶质瘤病逝。家人决定捐赠她的1个肝脏,1对眼角膜,2个肾脏,其瘤体组织也将捐给医院科研团队进行医学研究。

如今,在她病逝的两年后,母亲蒲晓丹仍然奔走在志愿一线,不离病友群。“我们群的病友,几百人都在经历着这种痛苦,有的父母忧郁成疾。我想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重视罕见病。”蒲晓丹说。

3月31日,福建省红十字会联合福州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在三山人文纪念园共同举办以“生命·遇见”为主题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表达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

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中鲜花簇簇。福建省红十字会供图

“2009年,我的父亲在上海捐献了自己的遗体。2021年,我的母亲在福州捐献了自己的遗体,我也签了协议,想要追随他们的脚步,实现和他们的约定。”捐献者家属在台上分享家人捐献故事时,台下的侯奶奶早已眼泛泪光,一度哽咽,“孩子也很支持我,认为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捐献者家属在纪念碑前鞠躬致敬。刘娜摄

全体起立为捐献者默哀。福建省红十字会供图

清风寄哀思,鲜花化缅怀。当天,重温2007年以来的16个捐献瞬间后,在低回的乐声中,在场人员全体起立为捐献者们默哀祈福。

纪念园内,鲜花簇拥、翠柏含肃,纪念碑上镌刻着捐献者的姓名。他们的人生已经谢幕,又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延续。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深深鞠躬、默哀致敬。家属满脸带泪抚摸着碑上的名字,轻轻放下花束,低声诉说着思念之情。

“追随母亲大爱之举,愿您天堂安息”“爸爸,在天堂安息,我们来看您,想您,爱您”“爸妈的宝贝,一定要快乐,爸妈不哭,宝贝很勇敢”……一旁的祈愿树上,绑着一条条饱含思念的祈福带、祈福牌。

捐献者家属为亲人祈愿。福建省红十字会供图

祈愿树上挂满祝福语。刘娜摄

斯人已逝,留下鲜花一簇。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近年来,“器官捐献”已不再是陌生话题,这项“让生命接力前行”的神圣事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认可。

截至目前,福建省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累计超过16万人,实现遗体捐献947人,器官捐献670例,挽救了2000余名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生命。

为方便市民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福州市红十字会和相关单位开通了四条志愿捐献报名登记热线,分别是福州市红十字会0591-87610572、福建圆满生命968533、福建医科大学0591-88386092、福建中医药大学0591-22861151。除了以上登记热线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www.codac.org.cn)进行登记。

(责编:江苇杭、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