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里取经问道 龙岩乡村振兴领头雁收获满满

走进浙江大学校园聆听专家学者精彩授课,深入“两山”理论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了解“点绿成金”发展密码,探寻杭州余杭区小古城村、径山村蝶变之路,零距离学习海宁市桃园村党建引领共富路……日前,龙岩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专题培训暨乡镇党政正职示范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办,为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龙岩模式、培育提升农村党建示范点“蓄能充电”。
身临其境
汲取新思想真理力量
安吉县余村村曾经是个烟尘漫天、污水横流的小山村。但2005年以来,该村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成功之路。
“通过现场学习,我更加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接下来我将持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积极践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镇域发展之路。”长汀县河田镇党委书记蔡进伟说。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武平县万安镇镇长梁建顺,他表示回去以后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发挥全国林改策源地的优势,优化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积极打造捷文示范,当好深化林改标杆,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参训学员在安吉县刘家塘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无独有偶,余杭区小古城村牢记“村里的事情要大家商量着办”的嘱托,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民主协商成为该村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重要引擎”;安吉县刘家塘村深入践行“要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好作风”重要批示精神,讲好“导师帮带制”故事,推动和谐高效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智力支撑。
参训学员在余杭区小古城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要学习借鉴浙江的经验做法,探索推行乡村振兴‘党建+’模式,在乡村治理、人才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把闽西革命老区的党建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学员江浩洪、李志荣、蒋东花、练国法纷纷表示。
深入乡村
探寻共同富裕蝶变之路
培训期间,学员们深入海宁市桃园村、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和杭州市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考察学习。每到一处,都认真看、虚心听、大胆问、深入想,对标典型找差距,探寻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参训学员在海宁市桃园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参训学员在余杭区径山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海宁市扎实推进以新型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改革,引导落户桃园村的海宁市共同富裕培训中心与电商龙头企业塔莎园艺项目深度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创意农业“共富工坊”,实现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余杭区径山村依托径山寺、径山茶这两张金名片,用好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智慧,积极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低碳等9大场景,抓实生态治理、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径山乡村振兴典型样板。
参训学员在桐庐县环溪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浙江省以新型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改革,充分发挥村民积极主动性,强化农民集体经济股权激活,特别值得我们民居型旅游景区学习借鉴。”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镇长许文华说。“这里以生态治理促特色经济,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回去后,我将进一步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将生态治理和旅游相结合,真正做好美丽乡村、美丽生态、美好生活。”龙岩市连城县宣和镇镇长黄巧琳深有同感。
奋楫起航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从浙江的经验来看,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特色资源的最大化。他们通过做好政治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文章,有效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发展优势。”
“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几个典型村,深切感受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发展方向,找准突破点。”
“对一些资源欠缺的村,要积极采取跨村联建、强村带弱村、吸引乡贤或龙头公司投资兴业、飞地入股等形式,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
培训接近尾声,参训的50名学员在余杭区径山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组交流研讨,围绕所学所获深入交流探讨,谈感受、学经验、找差距、提建议,让真知灼见在交流碰撞中迸发,以“大讨论”凝聚乡村振兴思想共识、激发乡村振兴主体力量。
五天的培训落下帷幕,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既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也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回去后将把培训中所学所思所感,认真落实到今后具体工作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罗姝 卢江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