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訪談丨廈門如何以科技賦能海洋生態修復 我國第一家以海洋鯨豚類為主題的海洋珍稀瀕危生物科普展館,展示著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國內技術先進、培育造礁珊瑚種類最多的活體實驗室,是我國造礁珊瑚的活體保藏庫……1月25日,記者走進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簡稱海洋三所)進行了實地探訪。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在廈門杏林灣海上騎自行車,是一種什麼體驗? 視頻由梁培鈺制作 一段全長2.6公裡的騎行道橫跨海灣,蔚藍水面之上,紅色車道搭配雪白護欄,從高空俯瞰,宛如一條鑲嵌在碧波中的鮮紅色飄帶。 這是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的杏林灣海上自行車道,杏林灣岸線總長20.6公裡,已打造成為一片以生態運動為主題的濱水休閑帶。…
福建省人大代表、龍岩市新羅區區長邱偉勤:建議支持廈龍合作區繼續享受省財政分成部分全額返還政策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記者劉卿)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証。而紅色是革命老區最鮮明的底色,如何走好紅色鑄魂之路、凝聚振興發展磅礡偉力? “我們希望共同把‘共和國財政搖籃’‘共和國金融搖籃’品牌做大做強,支持龍岩中央蘇區金融街相關項目建設,協調推動財政部將中央蘇區金融街納入每年在古田干部學院舉辦的培訓班現場教學點,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李騰:引導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大舞台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林盈、謝星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當前,我省鄉村人才總量不足、素質不高、結構不優等問題依然存在。…
福建省政協委員陳瓊談夜校“爆火” 建議邀“非遺”傳承人授課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林盈、葉青卿)2023年,承載著時代記憶的“夜校”重新“出圈”,一度出現65萬人同時在線搶課的盛況。“上夜校”成為國內許多年輕人“熱捧”的夜生活方式。…
福建“新增長極”寧德,如何繼續領跑? 最近,寒潮來襲,氣溫驟降,不常“經風雪”的福建下起了雪,恰逢大寒時節前后,讓人很容易想到“瑞雪兆豐年”所蘊藏的美好期望。 1月23日,在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當天下午,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來到他所在的寧德代表團參加分組審議。…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劉健:降低罕見病醫保先行自付比例 防止罕見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貧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記者張子劍)罕見病作為發病率較低的一類疾病,往往確診難、疾病重、部分疾病致殘致死性強,患者家庭容易因病返貧。在今年福建省兩會期間,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副主委、福建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行政負責人劉健建議,鞏固拓展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防止罕見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貧。…
為了一隻小鳥在繁華市區留白增綠,廈門圖啥? 汽車行駛在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的街道上,拐進一個兩旁種滿綠植的大門,“鬧中取靜”這個詞一下子蹦進記者腦海裡。這裡是廈門島內的中心城區,四周商業寫字樓和居民樓林立,但聽不到在其他一些鬧市區常見的嘈雜聲音,甚至很難聽見汽車的鳴笛聲。…
高清組圖:備戰春運,動車從“頭”到“腳”忙體檢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夜幕降臨,坐落在福州閩侯南塔山下的福州南動車二所燈火通明。1月24日晚,一列列動車組緩緩駛入檢修庫內,在福建片區最智能化“高鐵4S店”接受全面“體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