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福建頻道
人民網 >> 福建頻道 >> 專題 >> 時政熱點 >> 寧德精准扶貧紀實 滴水這樣穿透石

視頻報道

福建扶貧戰略布局

深化精准扶貧工作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突出抓好規劃編制。精准聚焦70多萬扶貧對象、23個重點縣和2200多個貧困村。 
突出完善基礎設施。交通要重點解決好"最后一公裡"問題﹔加快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水土保持、防護林體系建設等生態修復工程﹔改造農村公共衛生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突出發展特色產業。堅持綠色發展、特色發展、集聚發展、創新發展。 
突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力度,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在教育、低保、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

 

福建實踐

廖小軍撰文:讀懂讀透《擺脫貧困》汲取經驗智慧    
重溫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撰寫的《擺脫貧困》一書,領會思想精髓,汲取經驗智慧,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解和把握,對推動寧德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詳細】 
廖小軍:精准脫貧精准扶貧要重點抓好“三個五”    
寧德,是習近平常常挂在嘴邊的“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近30年過去,寧德一代代領導人接過總書記的接力棒,憑著一棒一棒干下去的勁,掀開扶貧開發事業的新篇章。【詳細】
廖小軍撰文:讀懂讀透《擺脫貧困》汲取經驗智慧

     重溫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撰寫的《擺脫貧困》一書,領會思想精髓,汲取經驗智慧,有助於我們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解和把握,對推動寧德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詳細】 

廖小軍:精准脫貧精准扶貧要重點抓好“三個五”

     寧德,是習近平常常挂在嘴邊的“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近30年過去,寧德一代代領導人接過總書記的接力棒,憑著一棒一棒干下去的勁,掀開扶貧開發事業的新篇章。【詳細】

寧德精准扶貧紀實:滴水這樣穿透石  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曾被稱為黃金海岸線上“斷裂帶”的福建省寧德市,自上世紀80年代末起,以“滴水穿石”和“弱鳥先飛”的理念與精神,鐵心拼搏,精准扶貧,27年間,全市貧困人口從77.5萬下降到14.5萬,其中現行國定貧困線以下11.32萬人﹔貧困面從30%下降到4.26%,預計今年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4萬元,增幅連續5年位居福建全省前列。山高路遠、無地可用、抱海無為、有策難施,閩東之窮,窮在“不通”——路不通、貨不通、策不通、人不通。不通則痛,窮則思變。【詳細】
>>>習近平與寧德赤溪村的特殊情緣:始終關注畬族村民脫貧致富
>>>壽寧縣委書記黃國璋:“三個切實”精准發力讓特困縣精准脫貧
>>>福鼎市委書記劉振輝:持續探索“五位一體”的脫貧致富路
>>>福安市委書記金敏:脫貧不脫鉤 落實十舉措精准扶貧到村到戶
>>>全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扶貧路:村民收入31年增長58倍
>>>專家:福建精准扶貧重抓“魂” 對全國有重要借鑒意義
>>>首名返鄉創業大學生杜贏:赤溪村商機無限 適合年輕人創業

寧德奏響精准扶貧交響曲

  “從2009年起,溪邳村被列為財政部、國家扶貧辦的第一批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村,成立了村經濟發展互助協會,並向需要發展項目的村民提供小額貸款。去年,村集體收入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90元。現在,有資金做一些基礎設施提升,改善百姓生活。”村主任江寬全說,溪邳村是連家船民聚集的純漁業村,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連家船民分批上岸,現已告別居無定所的生活。
  溪邳村的幸福嬗變是寧德扶貧開發成就的一個縮影。
  寧德,既是革命老區,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為脫貧致富,寧德人弘揚“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和“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奏響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山海交響。接下來,寧德將確保到2020年實現基本穩定脫貧。【詳細】

  • 30年前赤溪村村民住的是茅草房,照明用的是木片和煤油燈,吃的是地瓜飯和苦菜配鹽水。圖為翻拍舊照。
  • 1994年,赤溪村下山自然村”整體搬遷”至赤溪村長安新街。照片為翻拍舊照。
  • 如今赤溪村舊貌換新顏,中心街道長安新街,車輛穿行,人來人往。
  • 脫貧致富,規劃先行。如今,上金貝村已由貧困畬村蛻變為具有濃郁畬情的特色鄉村。
  • 霍童鎮八斗村臍橙豐收。經過多年的推廣種植,八斗村臍橙種植面積發展到650畝,村裡成立了 "八斗臍橙專業合作社"。
  • 早前,霍童鎮東嶺畬村村財收入薄弱,發展不盡如人意。如今,村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村子美了,村民腰包也足了。
  • "以前住在山腳下,門前就是一條河,每當台風來臨,一整夜都無法入睡。自從搬到華僑新村后,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漈下村。一直以來,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將其代代傳承,將先人的榮耀銘記在心。
  • 棠口萬畝蔬菜基地掀起反季節蔬菜種植高潮。目前高山反季節蔬菜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
  • “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周寧,近三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696元。
  • 以前,連家船民以“討小海”為生,生活極度貧困。如今溪邳村財收入過百萬,成為沿海鄉鎮一顆耀眼的美麗明星村。
  • 崇儒畬族鄉汴洋葡萄園。2010年到2014年,霞浦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6943元增加到11342元。
  • 1997年,福建批復成立閩東華僑經濟開發區,從此東僑人在這片灘涂上,滴水穿石,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