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處罰“告密”學生 咋這麼多人點贊? 小學教師處罰“告密”學生:咋這麼多人點贊? 輿情要點 懲罰“告密者”引討論 11月14日,王悅微班上一名學生帶巧克力來學校,被同學舉報。身為班主任的王悅微了解情況后發現,舉報者原來是勒索巧克力未遂,告狀時還專挑對自己有利的話講。…
教育精准評價將重塑教學生態 黨的十九大期間,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要重塑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跟蹤監測教學全過程,開展學情分析和學習診斷,精准評估教學和學習效果,變結果導向的“單一”評價為綜合性、過程型的“多維度”評價,由僅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質培養轉變。上述表示其實也體現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精神。…
高校教師談評職稱的酸甜苦辣:希望透明度高一點 “榮譽之戰”的酸甜苦辣 對於高校教師來說,評職稱是對他們一段時期工作成績的檢驗與評價,更是一場“榮譽之戰”。說起評職稱,誰都憋了一肚子話。…
在線教育豈能頻頻“踩線”:內容存低俗 師資有注水 內容存低俗 師資有注水 體驗要提檔 在線教育豈能頻頻“踩線” 網課也能玩轉“購物節”? 全場熱門課程八五折,原價續課時費抽獎得禮包,參加“學習趴”……剛剛過去的“雙12”購物節,多家在線教育平台的新優惠、新玩法火了一把。《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810億元,預計2018年將突破3000億元關口。…
書包越來越鼓眼皮越來越重 通才教育路在何方?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書包越來越鼓 眼皮越來越重 通才教育路在何方? 臨近年末,出國留學申請進入投遞高峰時段、研究生考試開考在即、中高考和小升初正是沖刺關鍵時期,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不輕鬆。 考高分、上名校、成海歸,是不少家長的期待。…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排名出爐 中國香港居第三 資料圖:香港小學生。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5日發布2016年度研究結果,俄羅斯、新加坡分居第1及第2位,中國香港排名由上次研究的第1位下跌至第3位。…
“雙一流”為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雙一流”建設作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內容,吹響了新時代“雙一流”建設的號角,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進入了新時代。 一流大學不僅體現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而且象征一個國家科學與文化實力。…
靈魂工程師首要的資質 近日,個別教育工作者虐待學生的案件在好幾個地方發生。相關部門對涉嫌犯罪者予以懲治的同時,將沒有資質辦學的、沒有資格從事教育工作的、管理不到位的等現象列入“整治之列”。…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創一流要有緊迫感 十九大報告把中國“強起來”的新征程規劃為兩個“十五年”,對照這一時間尺度,高校的一流建設更有緊迫感。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強國夢、強族夢,高等教育必須率先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攏。…
教育思考:一個教師的學校,到底能支撐多久 在邊遠山村,因為外出務工人員的急劇增加,再加上地處偏遠造成的村民搬遷,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萎縮,農村適齡兒童數量急劇減少。按照學校編制要求,幾個孩子的學校,一般也隻能配備一個教師。…
育兒飯碗該咋端:把好資質入口關 認認真真抓管理 育兒飯碗該咋端(民生觀) 把好資質入口關,認認真真抓管理,依法嚴懲施暴者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一出,大家都傻了:粗暴推倒、喂芥末、噴消毒水,這是對十幾個月大的孩子干的事兒?怎麼不上老虎凳啊! 一位媽媽跟我說,她氣得渾身發抖,過了一會兒,又嚇得渾身發抖:“明知道這是極端案例,碰到這樣的事一定是小概率,但是萬一我孩子趕上,咋辦啊?” 為了防止悲劇重演,極端事件也值得認真反思。 “施暴者的動機是什麼?”一位長期關注幼兒體罰的研究者跟我說,“一句話:不該端這個飯碗的,卻混進來了。…
教育部:中小學生必修綜合實踐活動課 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從小學到高中,各年級全面實施,所有學生都要學習,都要參加。 根據《綱要》,綜合實踐活動是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79.3%受訪者贊成叫停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的做法 教師直接在家長群布置學生每日作業,家長要給孩子批改作業、輔導功課……如今,“家長作業”的現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少家長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家庭作業中,甚至成為主力,這讓許多家長苦不堪言。…
一流大學應有“最奢侈的基礎課” 在武漢大學,有一門叫“測繪學概論”的基礎課,由6名院士和4名教授共同講授,已堅持了20年。課程內容隨時代而變化,院士們的黑發也變成了白發,但備課認真始終不改。…
教育改革硬骨頭:入園困難、新高招制度建立等 入園困難、失學輟學等問題正逐步解決,新高招制度的建立任重道遠 教育改革,攻堅還要下功夫(實現新目標,敢啃硬骨頭)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過去五年,中國教育發生了全方位的變化和系統性的提升,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家長陪讀到心梗成段子 專家:應更專注生活教育 家長“陪讀”累 吼娃到“心梗”? 專家:家長不應當老師的“助教” 應更專注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 “媽媽吼孩子做作業”已被“吼”成了各種段子,不少小學生媽媽都表示有辛酸的吼娃“血淚史”。如何能把孩子教好還不至於“心梗”?專家表示,為了作業吼孩子得不償失,家長的任務不是給老師當“助教”,而是專注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
聚焦在線教育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到底是技術的進步,驅動了教育理念的提升?還是教育理念的進步,帶來了教育技術的革新? 這樣的論辯與思考,一直存在於在線教育領域以及整個教育領域中。看似很難達成明確的共識,卻折射了特別重要的內涵: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水平的高下,是體現在技術與工具的優劣,還是體現在教學思路和課程設計的不同?當人工智能、大數據、VR、AR越來越多地進入教育領域的時候,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影響教育的發展和進步?人與技術究竟誰更重要,在熱情擁抱技術進步的同時,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冷靜而積極地應對? 技術的發展讓教學成為“閉環”,時時互動 “應當承認技術為教育帶來的積極作用,多年前難以想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隨著技術的進步,終於夢想照進現實。…
擇校“退燒” 北京實現就近入學破解“小升初”亂象 北京市義務教育盤活存量、推進增量,著力促進入學機會均等—— 擇校退燒,公平升溫(教育眼) “考卷一起出,上課一起上。”原來,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二龍路中學是兩所獨立的學校。…
走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下取得的。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教育以“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為出發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思想,圍繞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為戰略重點,以優先發展、改革創新為戰略支撐,以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為根本保証,堅持走“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之路,教育現代化水平邁上又一個新台階。…
給留守兒童“大家庭式”的關愛 以更加高效、專業、恆定的方式,將各方面的愛心有效整合,祖國的每一朵花兒就都能在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中盡情綻放 農村留守兒童管理一直以來是個難題,因為有一些基礎數據較為滯后,也不太精准。10月10日,“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正式啟用,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門須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農村留守兒童的信息採集錄入、審核報送工作,這意味著我國將逐步建立起翔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台賬。…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卓越的學術從哪兒來? 開展“雙一流”和學科建設,最根本的是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釋放大家的創造潛力,聚集最優秀的人才,實現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最近,國家開始啟動大學的“雙一流”計劃,希望以學科為主線,通過加大投入、推進改革,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准和競爭力。 “雙一流”的核心是學科的建設,要集中有限的力量和資源,使某些學科領域先發展起來,產生卓越的學術和教育。…
高校傳統文化必修課的核心是修身做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逐漸強大,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民族復興的核心是文化的復興。…
教育經費支出連續5年超GDP4% 如何繼續守住這一比例 以4%為起點,實現“更好的教育”(人民時評) 如果說教育經費的投入更多取決於信心和決心的話,教育經費的使用,則更依賴於科學的制度設計和投入導向的優化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了教育部的“4%辦公室”,再次引發人們對中國教育經費的關注。這個2012年成立的機構,使命就是推動教育經費支出實現佔GDP總量4%的目標。…
師資真假難辨,課程五花八門 早教,別劃歪"起跑線"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早期教育備受家長重視,含著奶嘴上課的現象屢見不鮮。“美式教育的繼承者”“孩子的故事會”“水中早教園”……名目繁多的早教機構林立,選哪家好?價格不菲的早期教育,到底學些什麼?面對魚龍混雜的早教市場,不少家長仍很迷茫,在“起跑線”前犯了難。…
三問在線教育:能否更公平、能否更科學、能否更規范? 提及在線教育,讓人有“又愛又恨”之感。 “愛”,是因為在線教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成果,實實在在助推了教育公平的推進、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的個性化開展,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在線教育享受以前無法接觸到的優質教育資源﹔有越來越多的老師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更富針對性、更精准地開展教學和評測﹔時間、空間的距離被打破,讓教與學隨時隨地開展。…
告別“家長作業”,此處應有掌聲 近日,浙江金華人的朋友圈中都被這樣一條消息給刷屏了:金東區實驗小學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某門戶網站就此新聞展開調查,92%的網友對“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表示支持,看來該校這個決定稱得上是“喜大普奔”。…
建立科學合理的兒童分級閱讀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分級閱讀的話題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分級閱讀,是閱讀推廣界一個並不新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