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方言八音

2020年07月13日15:24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州方言八音是福州方言的注音系統,即古代福州話的拼音。2019年3月,福州方言八音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福州方言八音為哪“八音”?在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施文鈴看來,福州話的韻律如詩歌般動聽。他說,古代漢語分為平、上、去、入四聲調,又各有清音和濁音之分﹔現在的普通話則由“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構成,沒有入聲,雖然遺存濁音平聲,但其他濁音聲調已經消失﹔而福州話則不同,它傳承了漢語的古音、古文字,同樣分為平、上、去、入四聲調,又各有清音和濁音之分,即“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共八個音節,俗稱“八音”。比如,“單、膽、旦、答﹔談、膽、淡、達”就是一組福州方言八音的讀例。

像普通話一樣,福州方言八音也有聲母和韻母。在現在的福州方言中,歸集起來就是“柳、邊、求”等十五個聲母和“山、坊、花”等三十一個韻母,這些構成了福州方言的“密碼”。

這些“密碼”該如何組合?施文鈴介紹,八音注音系統運用了古漢語元素,以“反切法”為“八音”的清音平聲注音,簡而言之,就是用兩個漢字來拼讀另一個字的音,也可以理解為用前一個漢字的聲母與后一個漢字的韻母拼讀而成。在拼讀中,每一聲母下,以清音平聲為基准,又發清音平、上、去、入四個音節和濁音平、上、去、入四個音節共“八音”,這便構成福州話的“詁八音”注音系統。

“古代《唐韻》《廣韻》《集韻》等反切注音所使用的聲母和韻母代表字總數有三四百個之多。福州方言八音應用古漢語音韻元素,使用‘詁八音’方法注音,所用的注音聲母和韻母代表字總數隻有四十六個漢字。隻要諳熟這四十六個漢字,就能查出每一個漢字的福州方言讀音,容易掌握。”施文鈴說,福州方言八音注音的福州話發音不走音、不跑調、字正腔圓。這種注音原理也被其他方言字典所借鑒,比如古時候福安的《安腔八音》、南平的《建州八音》等。

據了解,繼福州方言韻書《戚林八音》之后,先輩們相繼編著了多種版本的福州方言字典,傳承福州方言。

施文鈴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受大伯施尚利影響,從小熟讀《戚林八音》,對傳統文化的“詁八音”興趣濃厚。3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福州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福州話的推廣。

“福州話是承載著閩劇、評話、伬唱等福州傳統文學藝術的大船,福州方言八音就是這艘航船的舵。它匡正福州話的讀音、聲調,給福州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提供平仄音律依據。”施文鈴說。

歷經7年的走街串巷訪問老人、收集資料,並經過有關福州民俗、方志與古文字方面專家審讀修改,施文鈴編著的《福州八音字典》於2013年正式出版。該書按《戚林八音》“詁八音”方法介紹福州方言。字典裡收錄福州方言字9500多個,比《戚林八音》增加許多常用字,並對字義進行解釋。字典還將聲母、韻母用歌訣方式來總結,方便記憶。

附:八音注音系統用於注音的十五個聲母:柳、邊、求、氣、低、波、他、曾、日、時、鶯、蒙、語、出、非。聲母歌訣:柳邊求鄉音,氣低波濤涌,他曾日暝想,時蒙鶯歌舞,語出非常親。

八音注音系統用於注音的三十一個韻母:山、坊、花、登、街、雙、優、嘉、賓、歸、乖、姑、枝、春、歐、香、遮、堆、斤、珠、添、包、裝、釵、梳、伊、廳、高、寬、舒、靴。

韻母歌訣:山坊花登街,雙優嘉賓歸,乖姑枝春歐,香遮堆斤珠,添包裝釵梳,伊廳高寬舒,尾字官話靴,平話萬古傳。

(責編:陳藍燕、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