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來,不少細心的市民注意到,泉州市洛江區不少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都增設了“單位廁所對外開放”字樣的藍色指示牌。這得益於洛江區多措並舉推進廁所革命,破解城區公廁“困局”,有效緩解公共場所“如廁難”問題。
資源共享 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
15日,前往洛江萬安街道辦事處辦事的市民王先生,按照藍色指示牌的指示,順利找到了廁所。“公廁指示牌很方便,走在街上很容易看到。進入單位,當我詢問工作人員廁所的具體位置時,他們很有禮貌地指路。”王先生說。
據介紹,隨著洛江城區建設快速推進,人口也逐漸增多,而城市主次干道沿街或商業街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公廁數量與市民實際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洛江區倡導、推進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洛江區城管局、萬安街道辦事處等22個文明單位積極響應,把內部廁所對外進行開放,通過資源共享,以親民之姿為群眾打開“方便”之門。
“廁所革命事關民生,改善城鄉公廁環境也是我們今年創建文明城區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城管局、文明辦聯合發文,啟動文明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並要求單位積極履行文明單位社會責任,熱情地做好引導工作,不能把群眾拒之門外。”洛江區城管局環衛所負責人表示,近期,洛江區城管局為22家開放內部廁所的文明單位逐一制作懸挂了公廁指示牌,確保城區主次干道和商業大街每隔500米至少能看到1處公廁指示牌。
補齊短板 9座公廁今年投用
小廁所,大民生。在啟動文明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做法的同時,洛江區也加快民生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步伐,補齊民生短板。
在萬安街道杏宅社區,一座一類城市公廁正在加緊改造建設當中,施工人員不懼酷暑高溫,進行電線預埋、瓷磚鋪設等工作。
據了解,該公廁改造項目資金35萬元,面積約66平方米,外觀採用具有閩南建筑特色的紅磚白牆設計,內部配備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及等待室等功能區域,在充分滿足市民需求的基礎上,優化群眾體驗感。
“現在已完成該項目總工程的70%,正在對公廁內、外牆進行貼磚以及部分水電管道預埋等工程。”萬安街道辦事處公廁改造具體負責人倪劍鵬表示,公廁不日將竣工投用。
目前,洛江中心城區已建成城市公廁31座,其中萬安19座、雙陽12座。今年,全區總投資195萬元,用於新建、改造萬安街道杏宅社區,雙陽街道前洋社區,馬甲鎮新庵村、西頭村、前垵村、就南村,河市鎮白洋村、羅溪鎮鐘山村,虹山鄉蘇山村9座公廁。
下階段,洛江區將繼續加大經費投入及衛生宣傳監管力度,推進城鄉公廁建設,抓好公廁衛生及設施考評,督促指導各街道(鄉鎮)保証按時序、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做好日常保潔和管護,滿足市民需求,更加方便群眾如廁,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再上新台階。 (王金植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