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全國千強鎮”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鄉村振興樣本

蘇海森

2020年07月31日11:17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九龍江畔,文圃山下,地處廈門、漳州兩座城市的黃金節點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重點鎮”“全國千強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和“中國鄉鎮之星”等20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角美鎮緣何能獲得如此之多含金量高的榮譽?除了作為廈漳同城化橋頭堡,是投資興業的熱土之外,近年來,角美鎮以“黨建+”為拳頭“法寶”,通過環境整治、文旅融合,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貫穿一條紅線

位於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楊厝村的楊氏家廟是當地推進文旅融合的樣板。角美鎮供圖

一口偌大的池塘碧湖被一座座古香古色的閩南老厝包圍著,獨具南洋風格的番仔樓也很醒目……這是角美鎮楊厝村的一角。每天傍晚,當地村民總喜歡到這裡休閑娛樂。

為推進鄉村振興,楊厝村黨支部採用責任制落實項目化管理,全面強化對鄉村振興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堅持“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編制並實施村庄規劃,以“修舊如舊,留住鄉愁”為切入點,量身制定了楊厝村鄉村振興的兩個亮點(林氏義庄、楊氏家廟),一條觀光路和商業街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建成山水相宜、風貌獨特、清新整潔、人居受益的生態宜居美麗村庄。

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18年底,黨員楊志慶為配合楊厝村古厝開發與保護,他主動找到村黨支部,拆除自家臨近楊氏家廟的房子。“正是有黨員帶頭表率,楊厝村古厝開發與保護進展得很順利。”楊厝村黨支部副書記楊智輝表示,近年來楊厝村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黨建貫穿到鄉村振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事實上,楊厝村僅是角美鎮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一瞥。”角美鎮黨委副書記胡勇欽表示,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是各個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當下角美鎮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業農村發展總要求,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鄉村振興道路的一條紅線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進鄉村振興。

環境整治讓鄉村按下“美顏鍵”

位於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的“花田美事”種植多種鮮花,是游客的熱門“打卡地”。肖國和攝

“昔日臭水溝如今變成游泳池。”這是近兩年流傳在角美鎮的一句佳話。

這句話說的是角美鎮吳宅村。早前,位於該村大大小小的十幾口池塘衛生環境臟亂差。為此,吳宅村下定決心,找到症結,扎實推進“生態宜居”專項治理工作,提高村垃圾清運管理,加強垃圾收運設施建設,加強宣傳提高村民衛生意識,發動村民行動起來,確保環境衛生不留死角。“通過幾個月時間治理,水變清了,池塘也成了村裡游泳愛好者的游泳池。”吳宅村黨委委員李曉琳表示。

不單單吳宅村,角美鎮各村都把環境衛生整治當作一項長期性工作。西邊村加大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開展了“清潔鄉村,美化家園”的行動,在環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人員定期清理垃圾,健全了“村收集、鎮運轉、統一處理”的垃圾收運體系,清理農村存量垃圾,建立農村垃圾長效機制﹔石美村等4個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正加快推進﹔楊厝村林氏義庄、楊氏家廟兩個節點整治已全面鋪開……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角美鎮黨委副書記胡勇欽介紹,為長期維護好整治效果,角美鎮將持續採取宣傳、監督、評比等措施,讓群眾從思想上認識環境整治的意義,逐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整治效果,讓農村真正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鄉村振興。

挖掘文化資源打造鄉村旅游

近幾年來,位於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白礁村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礁慈濟宮已成為漳州旅游勝地。肖國和攝

角美鎮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是明朝古月港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福建省重點僑鄉和台胞祖籍地。這裡古跡遍地,人文積澱深厚,至今仍保留著台胞朝聖地“閩台保生大帝祖廟白礁慈濟宮”、世界最大石梁橋“宋代江東橋”、台灣板橋林家創建的清代歷史名庄“林氏義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筑東美“曾氏番仔樓”以及中國歷史早、規模大、影響廣的民間郵局“天一總局”等5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魅力獨特的白礁王氏家廟、東山新大厝、橋頭紅樹林等7個省級文保單位、16處海上絲綢之路和涉台遺址。

如何充分挖掘深厚的人文積澱,進而助力鄉村振興?角美鎮的答案是以歷史文物古跡為依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在楊厝村獨具風格的閩南古厝林氏義庄、楊氏家廟,每逢雙休日,不少來自廈門和漳州等地的游客喜歡到這裡“打卡”。而正在加緊規劃建設的商業街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將讓這裡的鄉村旅游更加成熟。“我們將通過建設家風家訓館、圖書角、國學講堂等內容,進一步豐富古厝的文化內涵,從而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楊厝村黨支部副書記楊智輝說到。

以古厝為主打內容的鄉村旅游是楊厝村的發展特色。而沙坂村利用市級非遺“耀德堂”武術館,結合鄉村振興項目,規劃建設武術館訓練基地和村民休閑場所。西邊村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發揚鄉賢文化,修建鄉賢紀念館、家風家訓館,以古村鄉賢為題,打造鄉賢文化旅游名村。石美村大力推廣舞龍舞獅傳統民俗活動,力求讓游客欣賞到喜慶的舞龍舞獅表演。“我們正全力打造‘村村有文化、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格局,目前已形成廉政埔尾、慈善楊厝、紅色南門、沙坂宋江八卦陣、石美舞獅龍、西邊兄弟進士、埭頭民間信仰等各具特色的村庄。”角美鎮黨委副書記胡勇欽表示,下一步角美鎮將進一步整合各村文化資源,立足本土文化資源稟賦,傾力打造“一村一品”,發展鄉村旅游,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責編:陳藍燕、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