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集中開竣工一批項目 “大三環”兩個先行工程開建

2020年09月29日18:2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嘀——”隨著此起彼伏的鳴笛聲,9月28日,安溪縣舉行17個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這批項目包括11個開工項目和6個竣工項目,涉及產業、交通、醫療、城建、生態等多個領域,總投資近24億元,將為安溪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大交通撬動大發展,安溪在全省縣級城市中率先啟動規劃建設“大三環”項目,這將拉開城市骨架,再造一座城。安溪“大三環”包括東三環、南三環、西三環、聯四線、鐵觀音隧道,規劃建設基本裡程64.302公裡。28日,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省道S217(聯四線)雅興至東坑段公路、東三環羅內段兩個先行工程相繼開工,標志著工程正式進入施工階段。省道S217(聯四線)雅興至東坑段公路是加強安溪縣城與蓬萊鎮區、金谷鎮區乃至南、北線鄉鎮交通聯系的重要樞紐,也是打開大縣城產業發展全新空間的重要通道。東三環羅內段則可有力推進安溪縣城與城東新區的有機連接,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合理配置與快速流動,優化產業布局,同時有效緩解交通壓力,滿足群眾出行需求。在“大三環”建設基礎上,安溪正規劃打造“大三環”核心經濟圈、輻射經濟帶,推動形成核心驅動、協同聯動、城鄉統籌的“一圈多帶”發展新格局。

興泉鐵路安溪東站站前廣場的正式動工,意味著安溪即將迎來自己的“動車時代”。據介紹,其站前廣場項目位於安溪縣參內鎮羅內片區,總佔地面積65.27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一是站前廣場,建設總佔地面積約39.3畝,具備作為車庫和倉儲功能﹔二是通站道路,長約1公裡,採用城市支路標准建設,佔地面積約20.27畝﹔三是改造羅內溪排洪渠,設計抗洪標准為百年一遇,長約660米。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計劃建設工期280天。

此外,開工的項目還有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參內安置區D地塊工程、官橋安置區工程,以及興泉鐵路安溪東站市政附屬設施工程。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共規劃布局9個移民安置區,其中參內安置區是安置容量、建設規模最大的安置區,包括A至H等8個安置地塊及2所小學、2所幼兒園、1個綜合市場。參內安置區D地塊項目總用地面積25.17畝、總投資2億元,將為全面推進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參內安置區建設精彩開局。

安溪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標志著安溪縣探索媒體融合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安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縣領導多次到融媒體中心指導,多次就中心建設中的機構整合和人員轉隸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從人員、機構、經費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專門從縣公務大樓附屬樓,撥出800多平方米的寫字樓層,作為融媒體中心指揮中心用房,並撥出專項資金230多萬元,進行指揮中心裝修及相關設備採購。同時,配齊配強融媒體中心領導班子,推動人員、機制、平台的融合。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重點項目建設的強力推進,拉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今的安溪,時刻保持著全速奔跑的“熱度”和“速度”。無論身處機器轟鳴的車間,還是塔吊林立的工地﹔無論是在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還是車水馬龍的城市腹地,都能聆聽到這座縣城急切奮進的足音。一個個已經建成投產或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正在儲備潛能,集聚后勁,開啟新一輪發展引擎,撐起新一輪經濟社會跨越趕超的脊梁。(張錦川 林清鍛)  

(責編:陳藍燕、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