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規點秩序良好 廈門各區“門前三包”基本落實

2020年11月30日10:52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攤規點秩序良好 廈門各區“門前三包”基本落實

【待整改】

個別區域環境雜亂

市容市貌有待改進

在連日的暗訪中,也有部分路段和場所的整體環境不盡如人意,存在流動攤販佔道經營、店鋪門口非機動車隨意擺放等問題,不僅影響城市面貌,更影響市民日常出行,需及時整改提升。

現象一:地鐵口被流動攤販擠佔

走出塘邊地鐵站3號站口,各類小吃招牌映入眼帘。從該處至興隆路交叉口近200米的路段中,一共聚集了12家流動攤販,水果攤、煎餅攤、零食攤等各類攤販沿嘉禾路西側人行道一路向北豎直排列,不少攤販還侵佔了盲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暗訪團發現,受流動攤販和電動車違規停放的影響,人行道通行面積被壓縮,特別是在人流高峰期,不少行人隻能走上騎行道,與騎自行車的市民交織在一起。這讓不少在該路段通行的市民憂心忡忡,學生家長王女士告訴暗訪團:“我的小孩就讀於附近的康樂二小,這裡是必經之路,但路況太復雜了,我隻好每天接送孩子,以防意外發生。”

非礦站人行天橋上存在擺攤現象。

現象二:天橋擺攤影響通行

23日上午9點半,臥龍西路口人行天橋上,擺開了手機殼和手機配件等貨品地攤。當日下午4點50分,在湖濱南路非礦車站人行天橋上,一名攤主也擺開3個地攤,挂出“蟑螂藥、粘鼠膠”等招牌,將貨品從蛇皮袋和塑料袋中拿出,還販售鞋墊、襪子、梳子、板凳等生活用品。暗訪團注意到,地攤區域大概佔據了四分之一的路面,下午6點后行人漸多,天橋變得擁擠。禾祥西路一間餐飲店老板表示,該處天橋擺攤的情況時有發生,偶爾會出現多名攤主同時擺幾個攤點,佔據路面影響通行。

現象三:小吃店跨店經營

在嶼后南裡走訪時,暗訪團發現,個別商鋪“門前三包”落實不到位,存在跨店經營行為。

在一家小吃店門口,三張折疊桌在人行道上一字排開,顧客們環繞在桌邊享受美食。附近居民馬先生對此抱怨道:“這條人行道也就3米多寬,現在這家店又把桌子擺門口,顧客多了就會把路給堵住,這讓我們怎麼走?”暗訪團觀察發現,為了順利通過該路段,部分居民會走下人行道,從機動車道繞行至路口,這為路口附近交通帶來不小的壓力。

除了將經營范圍擴大至店外人行道,面對部分進店顧客隨意停放電動車的行為,店家也並未進行勸阻,使本就不寬敞的道路再次“縮水”。

現象四:當街擺桌玩牌喝酒

23日、24日,在金山西路、江頭東路,都存在人群在馬路邊圍坐打牌的現象。暗訪團了解到,下午或傍晚時段,常有人員三五成群,在人行道上擺出桌椅板凳,或直接席地而坐,當街圍聚在一起玩牌或喝酒。金山西路小區居民王先生表示:“我帶著小孩散步路過的時候,有時候會被他們的喧嘩驚擾到。”而江頭東路的人行道較窄,若有人群圍聚時,可供行人順暢通行的區域就更有限了,一些路人需要從被佔去一半的路上側身而過。

商鋪經營時產生的噪聲也讓不少居民感到堵心。在嶼后南裡一家門店不大、流量卻不小的小吃店門前,前來用餐的顧客聚集在門口。店內的烹飪聲、店外聊天聲笑聲交雜一片,音量都不小。此外,由於店主將一些座位設在店門口,在店內一邊准備餐食一邊與店外顧客交流的時候,都需要扯著嗓子、提高音量,由此產生的噪聲也給周圍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