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約車平台多達15家 推出各種“花式補貼”“搶人”

“3人助力0元領150元打車券”“打車無門檻立減12元”……近期不少市民發現,手機上常收到各式打車優惠信息,很多網約車平台都在大力發放補貼。
此番網約車平台集體補貼和之前有何不同?市民、司機對此有何看法?記者展開走訪了解。
【現象】
網約車平台多達15家 推出各種優惠“搶人”
日前,記者打開手機,發現廈門可使用的網約車平台數量達到了15家(除美團、哈啰外均在營)。其中,除了方舟行、曹操出行、首汽約車等老牌平台,還出現了妥妥E行、及時用車等新興平台。此外,不少網約車平台還進行了業務的重新布局和調整。已下架多年的“美團打車”於近期回歸,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導航平台也加入網約車平台行列。
除了業務調整,各大平台還紛紛推出各種補貼優惠,爭搶乘客和司機。
記者注意到,連日來不少平台在微信朋友圈、短視頻平台等渠道推廣優惠活動,通過小程序、App等渠道,以大額優惠券、紅包、打車月周卡等活動方式吸引用戶乘車,補貼使用時間從當天到15日內不等。
除了補貼乘客方面,不少平台也推出多項優惠,積極招募平台司機。如注冊成為美團司機能享受前三天每單流水加20%獎勵等﹔高德地圖專門開放了新司機加盟專頁,針對平台新注冊司機推出工作日早晚高峰免佣金、限時沖單獎勵等活動。
【聲音】
嘗到補貼甜頭 乘坐體驗需保証
走訪中有市民表示,最近可選的網約車平台多了,價格也便宜不少。補貼下,更願意使用新平台打車。
“平常從單位打車回家,3公裡的路程收費12元左右。最近用新平台打車,加上補貼優惠,同等距離隻用了0.1元。”市民胡女士說,打車時,自己願意為了乘車優惠切換多個平台。
雖然打車更便宜,但也有市民反映,平台難叫車、定位不准等問題影響了乘坐體驗。
“打車平台雖然更多了,但高峰期還是難打車。”市民邱女士說,早上想打車去上班的她同時開了3個平台,還追加了車型,等了好久還是沒打到車。市民張先生表示,后續要是打車難、服務質量跟不上,以后也不會再用了,“從長期來看,市民更看重平台運力、用車安全等綜合服務要素。”
有5年駕齡的司機樊師傅說,沖著“補貼期”,不少同行想加入新平台賺一點,但想完全拿到平台福利並不容易,“有的沖單獎勵,要求在早晚高峰一小時內完成4單,其實挺難的。”樊師傅說,比起限時的補貼優惠,他更關心平台后續有穩定訂單和合理的抽佣規則。
【部門】
嚴禁網約車平台打價格戰 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權益
近日,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召集了15家網約車平台企業簽訂自律公約。市交通局運輸中心表示,對於網約車行業來說,底線、紅線就是嚴格遵守國家、我市相關管理辦法和地方標准開展經營活動,不得使用“黑車”(未取得運輸証的非法營運車輛)和“黑司機”(未取得從業資格証的駕駛員),其次,平台公司要保証相關數據真實、准確、全量,同時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此外,要求平台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運營或採取不正常競爭方式促銷,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廈門日報記者 蒙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