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打造農村電商“升級版”

2021年09月27日07:50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農村電商“升級版”

  破解農村電商短板

  9月,平和琯溪蜜柚迎來採收期。

  在位於閩粵交界大芹山麓的平和縣九峰鎮澄溪村,70%的農戶種植蜜柚,戶均700株。但由於海拔較高,村裡蜜柚的成熟期慢了半拍。長期以來,澄溪蜜柚銷售不暢,價格上不去。

  電商打開了澄溪蜜柚的上行通道。來自省商務廳的駐村第一書記何文在任職期間,通過短視頻記錄蜜柚採收場景,在線上平台策劃推銷活動,聯系電商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去年的一場抖音直播中,他化身“好物推薦官”,在全國斬獲200多萬人次流量,並轉化為5000多單銷量。

  農村電商深刻改變了農產品產銷模式。

  在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的福建省,農村電商發展在全國領跑。從網銷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全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183.4億元,位列全國第5位,同比增長8.3%。當前,福建省擁有441個淘寶村、153個淘寶鎮,分列全國第6位和第5位。

  “福建省農村電商基礎較好,但其發展也存在不平衡的問題。”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陳洪認為,農產品分類分級、初級加工、標准化、冷鏈物流、網絡銷售等依然是制約福建省農產品電商發展的短板。

  作為農村電商的升級版,“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應運而生。

  2020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福建省的安溪、永春、福安、古田、平和等五大農業縣入選試點縣名單。同年,福建省出台省級實施方案,提出整省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每個涉農縣培育1至3個重點優質農產品,形成一條產銷一體化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全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10%。

  “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發端於農村電商,又有所不同。

  “它要復雜得多,旨在系統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重點在於通過網絡手段,將農產品市場與農業生產有效銜接,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各個環節有效組織起來,按照市場需求高效組織生產加工,實現順暢銷售、優質優價。

  打造產加銷一體化供應鏈體系

  在“南國葡萄之鄉”福安市,一顆巨峰葡萄要經歷一場什麼樣的旅行?

  避雨設施栽培、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果實套袋……在賽岐、溪柄、鬆羅等主產鄉鎮,葡萄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已成潮流。這些綠色優質的鮮果經採收后,將通過產地初加工中心、村級農產品物流攬收點、保鮮冷庫、產地交易市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等智慧鄉村物流體系,出村進城。

  消費者通過天貓“福安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電商直播間等平台,便能隨時下單,體驗到南國風味。目前,福安葡萄可在全國6省70城實現當天採摘的葡萄24小時送達。

  “我們全力構建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促進葡萄產業產銷銜接、提質增效、優質優價。”福安市副市長張為明說,統一生產、統一收購、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福安葡萄產加銷一體化的電商供應鏈逐漸成形。目前,福安市葡萄電商年銷量達總產量的15%、產值的20%以上,電商年銷售額近2億元。

  在陳洪看來,“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不僅僅是為農產品銷售“搭橋建路”,而是要建立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建立市場與生產的聯動反饋機制,把龐大的市場需求內化為本地產業升級的動力。

  供應鏈涉及的環節多、鏈條長,做好產加銷一體化的整個農產品供應,需要從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建設等三方面發力。

  在農產品生產體系方面,應重點推進農產品生產標准化、規模化及農業生產機械化、信息化、數字化。同時,還要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加快“福”字號農產品品牌培育﹔在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方面,應整合縣域內物流資源,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加強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建設,構建全程冷鏈物流體系﹔在農產品網絡銷售方面,則需大力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創建,推動傳統農產品批發零售渠道網絡化,構建優質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平台。

  政企協作,構建利益共同體

  漳州農雲鏈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清章有近10年的電商從業經驗。去年,在短視頻與電商直播的熱潮下,他迅速跟進,轉戰新風口。但王清章很快意識到了單打獨斗的局限性。

  “本土電商企業多處於創業階段或發展階段,數量少、規模小,各自經營,獨立管理,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意識不強,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王清章以他所在的雲霄縣為例分析,由於物流中轉節點多,快遞成本較其他中心城市高得多。

  瞄准痛點,王清章計劃打造縣域功能倉,為電商企業與直播達人提供第三方支持。“主播們隻要專心帶貨就可以了,農產品品質把關,分類分級,倉配管理,物流運輸,定制化包裝,訂單售前、在途、售后服務等供應鏈上的各個節點,均由功能倉提供專業服務。”他說。

  如何讓農產品乘穩互聯網的快車?單靠政府發力顯然不夠,需要緊密協作,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要找到政府、企業、農民利益的結合點,引導帶動企業積極參與工程建設,將分散的市場主體凝聚在一起,實現多方共贏。”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要緊緊依托現代農業企業、合作社、產業協會等各類組織,探索財政投資或國有資本參股的方式,整合行業內資源,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縣級農產品產業化運營主體。同時,要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探索訂單生產、參股分紅等多重分配機制,把更多電商發展紅利留給當地農民。

  在福建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過程中,政企合作愈發緊密。

  作為試點縣,永春對接京東、我買網等大型電商平台,京東永春農特產館已上線永春蘆柑、永春老醋等當地特色農產品。2020年蘆柑銷售旺季期間,僅永春蘆柑就通過電商平台銷售5000多萬元。

  古田縣則發揮中國郵政福建公司在資金、技術、鄉村網絡等方面的優勢,瞄准當地特色農產品食用菌、水蜜桃、柰李等,建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藏設施,培育“十方田”農產品公共品牌。(記者 張輝)

(責編:吳舟、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