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72歲“吳姥姥”成科普網紅 “不刷題”的快樂人人能懂

2021年11月16日10:1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72歲“吳姥姥”成科普網紅 “不刷題”的快樂人人能懂

  72歲的同濟大學物理學教授吳於人,最近在短視頻平台上火了。用鐵鍋演示天眼、用掃帚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這位灰白短發的“吳姥姥”說話風趣,站在鏡頭前做趣味物理實驗時,像哆啦A夢一樣,從馬甲的口袋裡不斷掏出雞蛋、花生、硬幣等“腦洞大開”的道具,給孩子們帶來驚喜連連。“@不刷題”的霸氣賬號名稱,已經成了吳教授當下吸引百萬粉絲的“流量密碼”。

  “硬科學”該怎麼教、怎麼學?這是時代拋給每一位老師的問題。短視頻讓科普觸達更多圈層和年齡段,其傳播時間和地域也不受限制。現場直播完成后,還可以回放重播,有效放大了傳播價值。

  從科普內容來看,“吳姥姥”團隊也配合短視頻的形式做了“量體裁衣”。早在同濟大學教《大學物理》課程的時候,吳於人就覺察到不少學生對物理有明顯的畏難情緒。擅長做題的學生,卻不真正熱愛物理。所以,她的科普直播,擯棄了干巴巴的板書、PPT講課形式,通過生活化的語言、接地氣的小實驗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展現物理科學的真正魅力。

  “陰極射線管”“普氏擺現象”,這些“高大上”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術語,一度令人望而卻步。“吳姥姥”這樣的“網紅”老師卻讓我們看到,科學是實用有趣的,不必再以高冷面目示人,渴求知識的熱情和好奇心到位了,科學實驗在家照樣也能做。

  “@不刷題”賬號受追捧,優質科普內容生產者與平台雙向賦能、互相成就,無疑是好事一樁。公眾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科普知識,讓流量向更加健康、智慧、深度的內容傾斜。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看作是公眾對泛娛樂類視頻審美疲勞后的一種價值回歸,從需求側倒逼平台更好地構建內容生態。(李瀟瀟)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