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積極整治道路“釘子陣”

在道路上設置減速帶,原本是為了提醒過往的車輛減速慢行,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然而,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加速,日常維護未能及時跟進,部分緩沖帶、減速帶磨損缺失,用以加固緩沖帶、減速帶的膨脹螺絲鋼釘裸露路面形成“釘子陣”,不僅使原有的緩沖帶、減速帶失去應有作用,還存在人身傷害和車輛爆胎引發交通事故等重大隱患,曾經的“安全衛士”搖身一變卻成了“安全隱患”。今年以來,福建省檢察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在全省檢察機關深入部署開展“檢察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其中就要求積極發揮公益訴訟職能,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整治道路“釘子陣”,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聚焦群眾關注,部署專項行動
小釘子存在大隱患、小案件連著大民生。道路“釘子陣”安全隱患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人民群眾關注,社會輿論關切。民有所呼,檢有所應。福建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在批復同意莆田市城廂區院探索啟動城區主干道“釘子陣”行政公益訴訟程序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判、謀劃部署,將督促整治道路“釘子陣”安全隱患作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辦案理念的重要舉措、服務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於2021年3月1日在全省部署開展消除道路“釘子陣”安全隱患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
為形成辦案規模,探索打造“個案辦理、類案推動、全省專項、行業治理”福建檢察公益訴訟辦案模式,福建省檢察院八部明確要求福建全省檢察機關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無人機航拍、實地查看等調查方式,重點監督公路、城市道路和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重點排查成排膨脹螺絲、鋼釘、鋼筋、鐵片等“釘子陣”危及公共交通安全問題。同時,還借助專項活動,聚焦車流量大、影響面廣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梳理,不斷延伸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觸角。截至目前,福建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批復公共安全領域請示案件6件,指導全省檢察機關立案辦理道路“釘子陣”公益訴訟案件174件。
圍繞雙贏多贏,增進協同共治
福建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指導全省公益訴訟檢察部門針對道路“釘子陣”負有監督管理職能的城市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公路、公安交警、鄉鎮政府等部門進行走訪摸排,查詢調閱“三定”方案,厘清各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突出檢察監督履職重點。永泰檢察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書,全縣攜手共治“釘子陣”,為群眾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針對交通安全隱患存在牽涉責任部門多、涉案范圍廣等特點,全省檢察機關積極推廣運用福建省首創的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機制,探索採用公開宣告送達的方式,構建“雙贏多贏共贏”的檢察監督良性互動格局。永泰縣院創新“N+21”(即主管部門+屬地政府)公開宣告送達模式,督促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3個相關職能部門以及21個有關鄉鎮協同推進“釘子陣”問題治理。惠安縣院牽頭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等行政機關召開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公開宣告送達訴前檢察建議,推動該縣開展道路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排查,督促完成破損減速帶修復600余米,消除裸露膨脹螺絲“釘子陣”安全隱患近百處。莆田市城廂區院組織行政機關舉行道路“釘子陣”系列案件公開聽証會,邀請人民監督員、律師代表等聽証員進行評議,既推動解決了“釘子陣”整改過程中遇到的“產事權分離”問題,又宣傳推廣了專項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
深化綜合治理,推進長效長治
不僅注重問題釘子切口錘擊的“最后1厘米”,還注重暢通公益保護與群眾生活的“最后1公裡”。福建省檢察機關充分運用“路長制”“道安辦”“兩法銜接”等機制平台,推動相關被監督單位持續加強路面巡查和養護工作,將“釘子陣”整治情況納入日常養護工作考核,根據不同時間節點、不同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以獎促防、以宣促防多管齊下,共同營造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良好氛圍。
莆田市城廂區院探索提出“消除道路公共安全隱患+”工作模式,推動全市開展道路“拔釘”專項,將安全隱患巡查納入“路長”責任,常態化發揮市域治理網格化體系作用,共消除道路“釘子陣”安全隱患4740處,涉及路面700余平方米,助力美麗莆田建設。福清市院針對融城中學、麗景東方小區等“釘子陣”的檢察建議,促成福清市城管局聯合交警大隊、城投集團等八家單位完善數字城管網格化採集、巡查機制,加強障礙物責任單位監管,累計清除螺絲、鋼釘78處,角鐵81處。永泰縣院堅持實地踏勘與抽樣檢查相結合,對訴前已查問題與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督促職能部門加強路政管理項目日常巡查,排除道路安全隱患50余處、搶修縣域內市政道路27條、道路沉陷35處,及時修復人行道破損、井蓋缺失等問題,搶修率達100%。(林陸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