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自貿片區:改革立足高起點 開放創新不止步

2021年11月29日08:14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廈門自貿片區:改革立足高起點 開放創新不止步

  “絲路海運”已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國際航運物流服務的新品牌。圖為海滄港區作業場景。施辰靜 攝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 廖麗萍 攝

  今年5月,廈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揭牌,成為繼象嶼綜合保稅區后,廈門第二個獲批的綜合保稅區。

  廈門海關工作人員在廈門新科宇航有限公司的維修車間對進口航料進行監管。施辰靜 攝

  目前廈門已成為全國最大燕窩品牌及深加工基地,燕窩平台淨燕進口佔全國份額1/4。

  挂牌成立六年多,在廈門自貿片區這片改革創新“試驗田”,早已結出累累碩果,一批“良種”向全國播撒——

  廈門自貿片區累計推出498項創新舉措,其中111項全國首創,5個“廈門樣板”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30項“廈門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改革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片區GDP年均增長13.5%,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1.4%,成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創新無止境。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片區將充分發揮沿海近台區位特色和先行先試優勢,大膽試、大膽闖,持續探索高質量發展“廈門模式”創新經驗。

  探路法務區 培育好環境

  11月5日,海絲中央法務區在廈門正式揭牌,成為我省著力打造的新時代法治創新平台。圍繞“一島兩片區互補疊加、自貿片區先行先試、思明片區全面示范”的總體思路布局,廈門自貿片區將打造成為以突出服務金融、商貿、航運、離岸貿易、融資租賃、知識產權為特點的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簡稱“自貿法務先行區”)。

  “作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先行先試始終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題中之義。”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仍處於探索階段,自貿法務先行區定位先行先試,目的就是要為海絲中央法務區的建設探路。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廈門自貿片區設立以來,積極開展設立司法行政服務機構、搭建公共法治創新平台、加強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構建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等法治化改革創新,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也為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立足現有產業空間布局及片區已有法務、泛法務機構,廈門自貿片區積極開展法務總體規劃及產業策劃,制定出台了《支持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建設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扶持政策,同步啟用“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服務大廳”和“海絲中央法務區·雲平台”線上線下兩個平台,集中打造公共法務服務區、法務(泛法務)企業集聚區、行政機構辦公區,並圍繞“一中心統籌,N法務協作”的法務資源分配方式,由自貿片區集中統籌,各部門法務聯動聯合,進一步提升法治核心競爭力。

  “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充分發揮地理和政策疊加優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通道樞紐功能,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自貿法務先行區建設為契機,廈門自貿片區將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

  挂牌成立六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堅持補齊短板、攻克“難點”,持續提升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2019年、2020年,廈門口岸連續兩年獲評全國沿海十大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第一名。口岸提效降費每年為企業減少政府性收費5億元、非政府性收費20億元,廈門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28.42小時、1.53小時。啟動我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絲路海運”平台﹔開通全國首列自貿試驗區始發的中歐班列,截至9月底,已累計開通1060列,累計貨值243.9億元。

  優質的營商環境也吸引來全球的“金鳳凰”。今年1—10月,片區新增入庫項目1081個,投資總額1877.88億元,新增落地項目889個,投資總額1205.73億元,其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大型央企等高能級落地項目59個。

  改革邁大步 創新添活力

  自貿片區承載著為廈門闖新路、為全國創經驗的重要使命,講好自貿故事,關鍵在制度創新。六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推動改革創新向深向實。

  今年廈門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正式啟動,簽發了我省首份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

  以多式聯運推動“海絲”“陸絲”無縫對接,廈門自貿委牽頭多個單位,針對不同運輸方式間換單手續煩瑣、缺乏多式聯運承運人簽發的全程提單、中小微進出口企業融資難、運輸數據缺乏共享等短板,通過借鑒成都、重慶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工作。

  該項試點具有推動多式聯運單証標准化、賦予多式聯運提單物權憑証屬性、實現物流數據共享、加強與“海絲”和對台物流標准的互聯互通等創新亮點,將實現“多式聯運”全程管控服務,構建高效優質的服務體系。

  隨著改革邁入“深水區”,發展環境也越發嚴峻。廈門自貿片區堅持“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方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大力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今年5月,廈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揭牌,成為繼象嶼綜合保稅區后,廈門第二個獲批的綜合保稅區。

  “廈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歷經海滄保稅港區、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搭建起了中歐(廈門)班列、燕窩平台、汽車整車口岸、黃金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平台,為廈門自貿片區發展提供了新引擎。”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海滄園區辦事處副主任曾華溫介紹說。

  以機制活,帶動產業優。數據顯示,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底,廈門累計辦理新型國際貿易(包括離岸轉手買賣及其他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態)外匯收支217億美元,離岸貿易外匯收支額躋身全國第五。

  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指我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貨物不實際進出我國一線關境或者不納入我國海關統計的貨物貿易,包括但不限於離岸轉手買賣、全球採購、委托境外加工、境外承包工程第三國購買貨物等。

  今年6月,廈門市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獲批試點,同月,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有關批復,廈門市外匯局下發了《國家外匯管理局廈門市分局關於支持廈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的通知》。作為廈門自貿片區先行先試政策紅利的進一步釋放,新政的實施有力促進了廈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繁榮發展。

  發揮沿海近台區位特色,廈門自貿片區緊緊圍繞兩岸應通盡通、能通先通、高效聯通,率先拓展兩岸交流合作新領域、新模式、新機制、新途徑。比如,率先全國開展台胞憑大陸居住証自主選擇注冊為陸資或台資企業試點,率先建立跨海峽人民幣代理清算群,率先開展對台跨境人民幣貸款,建立兩岸通關信息互換通道,率先實施“源頭管理、口岸驗放”快速通關模式等,加快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著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

  數字化賦能 提升競爭力

  不久前,由廈門自貿委建設運營的廈門自貿片區進口商品溯源平台正式上線試運行。借助該平台,隻要點一點鼠標,進口商品從哪來、怎麼來、到哪兒出等信息,便都一目了然。

  該平台利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全球最大商品信息庫及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信息驗証優勢,並運用區塊鏈技術在通關、檢驗檢疫、流通等環節信息實現上鏈存儲,確保溯源真實性,實現質量追溯和智慧監管“雙同步”。目前,平台已基本完成進口酒、燕窩、進口水產品的溯源功能建設,並面向公眾、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完善的溯源服務及監管。

  “建設廈門自貿片區進口商品溯源平台是數字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廈門自貿片區是廈門市進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平台的建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自貿片區重點產業平台經濟,建立全鏈條數字化監管體系。

  落實中央關於“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融入“數字福建”新浪潮,廈門自貿片區充分發揮廈門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和“自貿+”改革創新優勢,聚焦數字經濟新未來,從數字基建、數字產業、數字監管、數字服務等方面入手,聚焦貿易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創新服務等重點領域,加快推動廈門自貿片區數字化走前頭、作表率。

  “通過數字賦能助力廈門自貿片區提檔升級,我們的目標是打造貿易數字化示范區、產業數字化先行區和數字創新服務樣板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數字自貿試驗區建設,頂層設計先行。廈門片區率先出台《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促進數字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支持數字技術應用、支持創新載體建設、支持數字領域市場開拓等三個維度提出7條更大力度的扶持舉措。

  如今,廈門自貿片區數字化建設持續開花結果——

  落地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項目,助力廈門港邁入5G無紙化時代。14家企業入選中物聯“全國數字化倉庫企業試點”。啟用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減少95%搬運設備和90%紙質單証。

  貿易數字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深入。構建“數字+平台+基地”新模式,打造集線上展示、交易、培訓以及供應鏈金融、品牌推廣、酒文化傳播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數字國際酒服務平台﹔率先全國上線跨境供應鏈金融平台,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進口貨押融資+供應鏈融資+跨境貿易融資”。

  數字經濟異軍突起,先后落地京東、布比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領軍企業涂鴉智能、螞蟻開放聯盟鏈(廈門)創新基地等總投資約110億元的40個數字化項目。

  數字創新服務不斷提升。啟用口岸查驗機器人、貨物核酸採樣機器人和智能消殺設備,實現口岸貨物遠程智能監管。上線“全國跨境法人身份識別體系”平台,提高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監管效能。建成廈門自貿片區大數據服務中心,初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協同。

  平台促轉型 產業蓄動能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再次成為廈門跨境電商的“高光時刻”。來自廈門自貿委的數據顯示,僅11月1日,廈門“單一窗口”平台跨境電商單日業務申報量達19.7萬票,同比增長超四倍(其中1210保稅備貨模式發展迅猛),交易金額約達4800萬元人民幣。

  作為廈門自貿片區打造的14個重點產業平台之一,跨境電商勢頭迅猛,業務量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產業提速的背后,是廈門自貿片區瞄准產業鏈,緊盯重點關鍵項目精准招商,將重點平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聚集區的創新探索。

  通過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跨境電商平台率先引進亞馬遜、京東等龍頭企業,形成了以“園區+龍頭企業”為主的跨境電商生態圈,有針對性引進上下游各環節企業,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此外,廈門自貿片區還落地實施了1210保稅備貨、9610出口免征不退、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等業務模式,拓展“廈金高”海運快件航線,試點廈門—金門—高雄的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實現以出口為主、兼具對台的跨境電商產業特色。近日,廈門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將進一步挖掘外貿新動能,助力數字跨境電商生態圈。

  越來越多特色優勢產業,以平台建設為契機,補鏈擴鏈造鏈,打造產業發展生態圈。燕窩平台已形成四大專業平台貫穿整個燕窩全產業鏈,實現燕窩“原料—生產加工—終端銷售”的流通過程。自2019年11月首批毛燕輸華啟動以來,平台已累計進口60批次,合計超22噸毛燕。截至2021年10月,燕窩平台下屬溯源平台已實現出貨5.26噸,貨值超12億元。目前平台淨燕進口佔全國份額已達1/4,廈門已成為全國最大燕窩品牌及深加工基地。

  在廈門自貿委的決策者看來,重點產業平台不僅是產業集聚的載體,也是廈門自貿片區深化改革創新的載體。堅持制度創新與功能培育相結合,片區將重點發展平台建設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落實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推進廈門高質量發展等改革試驗任務的工作抓手。

  比如,通過將碎片化創新舉措轉化為能夠解決深層次問題的集成化政策措施,集聚運用到重點平台建設之中,強化協同突破,服務產業發展。航空維修平台系統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維修試點、“修理物品+保稅倉庫”一體化飛機監管模式、航材稅率調降等創新舉措,支持全行業搶佔國際市場“蛋糕”,服務國產大飛機戰略。

  此外,廈門自貿片區以需求為紐帶,以改革為推手,梳理出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和創新需求,以平台經濟助推產業集聚發展。就拿集成電路產業來說,平台針對集成電路研發流片貴、稅負高、通關難等產業發展共性問題,在全國率先開展集成電路保稅研發試點,打造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台。

  發揮“保稅+”“金融+”“供應鏈+”等功能特色,按照“創新+平台+產業”協同聯動發展模式,廈門自貿片區已建成了國內重要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成為全國第四大飛機融資租賃和第一大二手飛機融資租賃集聚區、全國第二大進口酒口岸、全國最大燕窩加工基地。 (廖麗萍 周瑩)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