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黨代表 | 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庄榮良: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地
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庄榮良。人民網 蘭志飛攝
助人才成長,這裡建有我國第一所由高新區主辦的平台型產業大學堂,留才引才更育才﹔助企業成長,這裡“飛出”越來越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不到400家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家﹔助產業成長,規上工業總產值也從2000億元增加到現在的超3000億元,更已形成了包括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電力電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五大主導產業……過去五年,作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廈門火炬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再登新台階。
步入 “而立之年”,如今的廈門火炬高新區貢獻了全市43%的工業產值和約七成的軟件信息服務產業營收,貢獻了廈門市近一半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廈門火炬高新區“成長”的背后有何邏輯?“三十而立”,廈門火炬高新區將走向何方?在中國共產黨福建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就上述問題,人民網對話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庄榮良。
上台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千家
問: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形容為“特區中的特區”。在過去五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取得哪些成績?
庄榮良:過去5年,火炬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5年前的剛剛達到2000億,到去年突破了3000億﹔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不足400家,到去年底已超過1000家。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高新區,廈門火炬高新區在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第16位,比5年前進步6位。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形成了包括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電力電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五大主導產業,正進一步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高端制造業集聚效應。
添動力:激發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
問:創新是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是如何不斷激發科技創新,利用創新驅動發展?
庄榮良:創新是高新區第一發展動能,也是高新區存在的價值所在。過去5年,廈門火炬高新區著力激發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通過對企業的研發投入給予補助,支持企業技改,通過“創新券”對中小企業購買科技、專利等領域服務給予補貼,調動企業開展科技研發的積極性。
現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內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14家,佔到全市的44%。今年新增加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佔到了全市的77%。
廈門火炬高新區還搭建了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在內的關鍵技術創新平台。現在轄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000多家,並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我們的目標是接下來5年,每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能夠增長165家以上。
搭平台:讓人才實現自我成長
問:廈門火炬高新區如何留才、育才,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庄榮良:我們針對青年人才最關心的住房和子女教育問題,從實際出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針對島外同翔高新城地處陸域縱深、起步相對晚、公共配套不完善的問題,目前我們正在規劃建設一個面積超1000畝的人才社區,將來這裡能夠提供近3萬套價格低廉、功能完備、產權完整、拎包入住的高品質人才房。
為了滿足高層次人才對子女教育的需求,我們還將高標准建設9年一貫制高新實驗學校,從小學到初中,讓高層次人才能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培養。
此外,為了讓廈門火炬高新區年輕人不僅能留下,還能不斷實現自我成長,我們還與國內一流高校、頭部企業等戰略伙伴合作,發起主辦了全國第一家平台型園區大學堂——火炬大學堂,為園區提供企業人才培訓,同時建設產業智庫和企業交流平台,邀請知名企業家、高水平專家學者授課,推動產教深度融合,進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就近配套。我們的理念,就是堅持“小政府、大服務”,政府牽線搭台,由市場主體做主角唱戲,更多地用企業來服務企業,用市場來培育市場。
登新高:打造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地
問:未來五年,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如何再登新高?有哪些產業新布局?
庄榮良:這次福建省黨代會報告對全省每一個城市都做出了鮮明的定位,其中對廈門的定位中,明確強調“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非常契合廈門的產業發展基礎和城市資源稟賦。廈門火炬高新區責無旁貸地要在這方面當好主力軍。
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提出,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超過5000億,在全市打造萬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中要有一半左右的貢獻。
為此,我們重點構建“抓兩頭,強腰部”的產業架構。一頭抓龍頭大企業的招商引資,一頭抓小微科創型企業的孵化培育。同時,重點是加大對專精特精“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專精特新是民營制造業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基本出路。廈門火炬高新區有一大批主業突出、矢志創新的優質科創型企業,他們長期專注某個細分領域,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強,市場份額大,成長性好,政府在關鍵處給他們助推一把,就可能成為行業隱形冠軍,成為廈門火炬高新區產業鏈的強壯腰部,甚至成為未來的龍頭企業。未來5年,我們要力爭22讓國家級專精特精“小巨人”企業從現在的29家增長到100家。
不久前我們廣泛聽取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出台了支持專精特精“小巨人”企業成長的10條政策措施。堅持需求導向、資源聚焦,通過對企業在研發投入、技術改造、空間載體、人才保障、基金投資等方面給予精准滴灌,篩選建立后備企業庫,每家給予連續三年的滾動培育,讓這些企業加快成長。
總體上,我們要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涵蓋“芯—屏—端(終端)—軟(軟件)—雲”的產業生態系統,提升整個電子信息產業更強大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把廈門火炬高新區建設成東南沿海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