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南安:深耕“楓橋經驗” 解決婦女群眾急難愁盼

2021年12月29日09:30 | 來源:中國婦女報
小字號

原標題:福建南安:深耕“楓橋經驗” 解決婦女群眾急難愁盼

為進一步完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福建省南安市婦聯、市司法局在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聯動對接新模式,今年聯合成立“南安市聯合調解婚姻家庭糾紛調處分中心”(以下簡稱分中心),切實為婦女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在婚姻家庭領域深耕“楓橋經驗”。

筑牢工作平台——

力促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及時高效

南安市婦聯聯合市司法局,健全調解組織網格,將分中心作為全市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平台總樞紐,拉寬調解戰線,將調解關口前移至基層,成立全市26 個鄉鎮(街道)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在配強調解工作團隊方面,整合全市優秀女性專職調解員,甄選12名優秀女性調解員作為分中心調解員,落實專職調解員“坐診制”,形成以專職人民調解員為主力,律師、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為輔助的婚姻家庭咨詢輔導和糾紛調解模式﹔組建婚姻家庭輔導巾幗志願服務隊,對當事人實行“一對一”輔導為主,小組活動、集體講座為輔,開展婚前教育引導、婚姻家庭關系輔導、離婚調適輔導、家事調解等服務﹔加強市、鎮、村三級調解組織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業務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案例研討等形式,加強婚姻家庭糾紛排查、調處技巧、協議書制作等培訓,大力提高調解員排查調處婚姻家庭糾紛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專業水平過硬、調解技能嫻熟、善后跟蹤服務圓滿的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隊伍。

在聚合調解優勢資源方面,通過分中心與南安市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二位一體”的架構模式,實現服務場地、專業隊伍和工作經費“三到位”,探索建立“婚前教育+婚姻調適+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美德建設”一體服務模式﹔借助市人民調解員協會發揮社會集群效應,鼓勵、吸納有特長和熱心公益的個人加入到婚姻家庭糾紛調解隊伍中來,進一步推動社會資源、行政資源、群團資源有效參與婚姻家庭糾紛。

此外,注重調解方式方法,因人而異把脈婚姻家庭糾紛,把握好“法度、尺度、溫度”,有效應用“法理情”,為有婚姻家庭糾紛問題困擾的群眾提供“零距離”法律咨詢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

創新工作機制——

保障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渠道暢通

南安市婦聯聯合市司法局夯實調解平台,擰緊“安全閥”。發揮“互聯網+”智慧平台優勢,將南安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信息管理系統嵌入南安市聯調中心大網格平台,實現全市婚姻家庭糾紛信息採集、流轉、調處、隨訪、分析、匯總歸檔管理,實現市域內矛盾糾紛全受理、全流轉、全調處、全跟蹤,確保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警、早掌握、早化解。

同時將調解鏈條前移,筑牢“防火牆”。緊盯家庭暴力、婚外情、撫養問題、贍養問題、繼承糾紛、教養沖突、離婚冷靜期等家庭糾紛常見領域,進行全方位、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分析、早預防﹔對掌握、發現矛盾糾紛突出的家庭,提前開展必要的法律援助、糾紛化解等工作,實現“全周期跟蹤調處”。

調普深度融合,織密“保護網”。堅持防調結合,立足普法載體和法治文化陣地,以增強普法實效為目標,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與婦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權益保障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以宣促教、以案釋法、以學促行方式,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婚姻家庭糾紛,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強化典型引領——

推進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提質增效

為推進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提質增效,南安市婦聯和市司法局著眼於“塑”,把好典型塑造關。在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善於發現、挖掘先進典型,堅持規范,突出亮點,強化品牌,切實打造一批特色顯著、作用明顯、群眾認可的婚姻家庭品牌調解室。如打造美林街道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使其成為當地婚姻家庭糾紛當事人維權的“重要窗口”。

立足於“和”,把好調解質量關。南安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在調處婚姻家庭糾紛中,秉承“和”的調解理念,以調解為主旋律,以情理為主基調,注重親情修復。如在調解夫妻糾紛中,用“丈夫”“妻子”代替“原告”“被告”稱呼,讓調解過程少一份冷漠、嚴肅的氣氛,多一份“家”的溫馨,給當事人營造一個找回溫情、淡化矛盾的輕鬆環境。

致力於“宣”,把好品牌宣傳關。堅持線上平台與線下媒介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市婦聯、司法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台和宣傳欄、海報、展板等線下媒介,深度宣傳星級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和婚姻家庭糾紛優秀調解案例,展示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專業專注、值得托付”的良好形象,提升南安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品牌的知曉率和吸引力。

南安市婦聯表示,下階段,將和市司法局持續發揮“聯”“合”的優勢,提升銜接聯動質效,努力下好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先手棋”,譜寫新時代“楓橋經驗”南安新篇章。(李華強 楊柳新)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