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 一個家 一片綠
福建檢察:平安建設守護群眾美好生活

平安是什麼?是在大街小巷夜間行走時的淡定從容,是沒有從天而降的飛來橫禍,是擁有穩定的預期收入,是喝上潔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一句話,平安連著百姓民生福祉,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石。
2021年,在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設中,福建省檢察機關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作用,營造安定穩定的社會環境,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
一年來,全省各級檢察院緊緊抓住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深化能動司法檢察,以高質量履職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設,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35045人,起訴71500人,其中嚴重暴力犯罪2009人。省檢察院與省國家安全廳聯合創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協作平台,相關做法在全國推廣。
2021年6月21日,全省檢察機關“拒絕新型毒品 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禁毒宣傳周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福建檢察供圖
一座城:守護城市平安
“打工攢錢是我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在檢察院和人社局的幫助下,很快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來自漳州龍海的江某說,“三明不愧是平安中國建設的示范市。新的一年,我還會來這裡務工,因為這是一座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城市!”
不隻在三明,福建省檢察機關已持續四年開展“根治欠薪”專項監督,綜合運用支持起訴、執行監督等方式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2021年,共起訴惡意欠薪犯罪21人,幫助710名農民工追討欠薪1315萬元,讓辛苦一年的農民工不再“憂薪”。
人在城中,希望的不過是一份穩穩的、可預期的收入,以及一個安穩的棲身之所。檢察機關把目光投向群眾日常生活的安全上。
——一幢樓,防范高空拋物,撫平“懸在城市上空的痛”。
家住廈門某小區的胡某,在長達3個多月的時間裡,為發泄心中怨氣,將酒瓶等物品從33層高樓隨意扔下……令小區居民提心吊膽。2021年9月,廈門市海滄區檢察院辦理了《民法典》正式施行后福建省首例高空拋物刑事案件,對胡某依法提起公訴,法院以胡某犯高空拋物罪判處其拘役5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幸虧有法律守護‘頭頂上的安全’,讓高空拋物不再任性。”小區居民說。
——一條路,擰緊窨井蓋,拔掉“釘子陣”,消除馬路上傷人奪命的隱患,守護“腳底下的安全”。
交通道路連通千家萬戶,是城市的毛細血管,是市域治理的神經末梢。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積極構建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刑事+公益”銜接機制,聯動行政機關共同實地踏勘,落實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共督促排查城市道路窨井蓋19萬多個,發現並整改問題窖井蓋2萬多個,制發檢察建議90多份。
延伸道路安全行政監管觸角,在全省范圍部署開展“消除道路‘釘子陣’安全隱患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確保車輪下的安全。“福建檢察為‘有愛無礙’建設樹立了榜樣。”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呂世明為此點贊。
——一池水,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家家戶戶最離不開的是喝上放心水。
2021年,省檢察院部署開展“保障城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衛生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針對供水菌落總數超標、設備清洗次數和水質檢測次數不合規、供水設施無法保証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及時啟動了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程序。通過訴前圓桌會議機制督促相關部門履職,共摸排9505個住宅小區,對1.8萬個“二次供水”水箱建檔。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從田野至餐桌,福建省檢察機關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系統打擊,將“最嚴”標准貫穿辦案每個環節﹔立足司法辦案,參與食藥安全領域社會治理,針對辦案中發現食品藥品管理存在的漏洞,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嚴格履職,實現“辦理一案、教育治理規范一片”。
用法治呵護一座城的平安,用點點滴滴的檢察擔當作為,用心用力用情為城市賦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的背后,匯聚著檢察智慧、檢察力量。
寧德市檢察院送法進軍營。福建檢察供圖
一個家:守護萬家燈火
閃爍的繁星與閃耀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
對於涉案人家,燈火下,也許是一次司法救助擺脫了一家的困境,也許是被騙的錢追回來了,也許是一份“督促監護令”給全家帶來了希望,也許是一個積案的化解了卻心中的積怨……法律的公平、司法的溫度、檢察的溫情,拯救一個人,也挽回了一個家,社會也就多了一分詳和與安寧。
閩清縣的葉某夫婦育有兩個女兒,一個上小學,一個讀幼兒園。葉某長年在外地打工,倆人感情不和,在一次爭執中,葉某一氣之下將妻子殺害。葉某入獄后,由殘疾的爺爺帶著兩個孫女生活,家庭陷入困境。檢察官了解實情后,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為這個家爭取了6萬元國家司法救助金。檢察院還聯合當地政府將兩個孩子納入低保范圍,並尋求愛心企業資助,讓她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發揮國家司法救助制度救急救困作用,以農村地區“五類人員”為重點,對進入檢察辦案環節的因案致貧、返貧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777萬元。
民之所難,我有所為﹔民之所憂,我有所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對群眾最真切的感情,紓解群眾“急難愁盼”。省檢察院把“檢察為民辦實事”成效,作為檢驗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試金石,將群眾所望化為檢察所向。
被騙款能否追回,是當事人最關心的問題。在辦理涉“兩卡(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和銀行卡)”案件中,福安市檢察院精准打擊涉“兩卡”犯罪鏈條,積極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引導犯罪嫌疑人退贓、退賠,共追回涉案錢款29萬元,減少人民群眾財產損失。
“斷卡”行動開展以來,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捕利用電信網絡方式實施犯罪12817人、起訴18545人,集中力量辦理了“‘9·11’菲律賓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達數十億元﹔批捕、起訴集資詐騙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案件774人、1516人。
詔安縣檢察院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預防非法集資宣傳。福建檢察供圖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孩子是父母的牽挂,孩子失足或受傷害,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難以承受之痛。而孩子的罪錯,往往是因家教缺失、監護缺位引發。如何補上這個缺位,福州市檢察機關首創的“督促監護令”機制給出了答案。這一機制於2021年6月起在全國推廣。
小陳涉嫌尋舋滋事,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不予批捕。檢察官發現,小陳平時結交不良朋輩、成為問題少年,與父母教育不當直接相關。為此,該院聯合公安機關向其父母發出“督促監護令”,要求轉變管教方式方法,切實擔起監護職責。如今,半年過去了,小陳改變了不良習氣,表示要做一個守法公民。
一年間,全省檢察機關發出490份“督促監護令”,幫助352個家庭改善親子關系、403名涉案未成年人矯正不良行為習慣、242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園或穩定就業。孩子有希望,家也安寧了。
一封信表達的訴求,也承載著申訴人全家的期待。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對新收的42882件群眾信訪件,7日內全部回復。最高檢交辦的856件重復信訪件,各級檢察院運用領導包案、帶案下訪、公開聽証等措施,務求事心雙解,辦結率達100%,交上了一份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檢察答卷。
“國之大者是民生,小案小事也是民生。作為檢察官,我們要拿出‘看家本領’,抓好辦案,不遺余力為平安代言!”“全國優秀公訴人”“平安之星”漳州市龍文區檢察院檢察官潘進格如是說。
一片綠:守護生態安全
福建多山,無山不蒼翠﹔福建多水,無水不澄澈。守護生態自然環境安全,福建省檢察機關在全國首創“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的“三位一體”生態檢察模式,通過一條河的治理、一片海的蔚藍、一座山的復綠,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
龍岩是福建的三江源頭之一,由於流域涉及多個地區,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難度。漳平市檢察院與泉州市永春縣檢察院、三明市大田縣檢察院攜手打造跨區域、跨部門生態保護新格局,破解了跨區域、跨流域環境污染防治難題。
協作機制一成立,漳平市檢察院便率先出擊,在象湖鎮長塔村與永春縣一都鎮交界地帶發現了一家未批先建、未配套污染治理設施的造紙廠。在“跨區域+跨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造紙廠一個月內就被拆除,跨界處理難題迎刃而解。至此,源頭污染被切斷。
一棵421年樹齡的“桂花王”,多少年來,在周邊倉庫的包圍中“壓抑”地生長著。原本枝繁葉茂的三條主干,兩條折斷枯死,危及這棵珍貴的古樹。直到有一天,閩侯縣檢察院接到了“救救古樹”的群眾反映。在發出檢察建議后,該院聯合主管單位採取措施,有關部門迅速跟進行動,對妨礙“桂花王”生長的倉庫予以拆除。這棵400多年的老樹在一方新天地裡,再次沐浴陽光雨露。
福州三面環山一面沿海,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為強化生態檢察工作,該市檢察機關與環保等部門開展“兩江四岸”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部署閩江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專項監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融,取得“辦理一個案、恢復一片綠”的效果。
青山巍巍,是滿目蔥蘢﹔碧海藍波,是生機勃勃。愛一片天,戀一處景,護一方水土。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檢察機關以民願民盼為努力方向——
漳州市龍海區檢察院檢察官深入案發現場進行調查。福建檢察供圖
福建檢察“清”盡全力。全省部署開展了“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特色專項監督活動,共立案辦理162件。“打擊監督並重、生態公益並舉、檢察行政並聯、海灣陸岸並治、法治綜治並施”的海洋檢察保護“五並”模式,推動跨系統社會協作不斷拓展。“公益檢察+”模式多領域釋放動能,對海上涉危險廢物、涉砂違法犯罪強化打擊,打好海洋污染防治攻堅戰。
福建檢察“治”在必勝。閩江向海而歌,“檢察藍”攜手共護母親河。2021年5月13日,省檢察院組織全省六地市建立閩江跨流域檢察協作機制,發布河湖保護《武夷山宣言》,啟動閩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活動,發布了13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福建檢察“綠”動八閩。“林長+檢察長”“河長+檢察長”,共建綠色生態屏障合力。檢察機關守護的對象從林草擴展至大氣、水流、土地、礦產、海洋等“大生態”,就是讓天更藍、岸更清、河更暢、景更美、空氣更清新,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是人民群眾的殷殷期盼,也是福建檢察的不懈追求。在辦案中監督、關懷人民冷暖,在監督中辦案、守護人民福祉,福建檢察必將書寫人民更加滿意的平安答卷。(張仁平 雷閩娟 邱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