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內外資”,培育優質林——福建省世界銀行貸款造林30年

福建是中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自然條件優越,林木種類豐富,具有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獨特優勢。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搶抓機遇,多渠道籌措資金,先后組織實施了世界銀行貸款造林、速生豐產用材林、國家儲備林等項目,商品用材林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奠定了資源基礎。
上世紀80年代末,為有效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彌補國家資金不足,原林業部啟動世界銀行貸款造林項目。1990年,福建省成立世界銀行貸款造林項目辦公室,1991年和1995年先后啟動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和“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項目”。
引進世行貸款 實施工程造林
“國家造林項目”是當時福建省林業利用外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實施質量最高的營造林項目,經原林業部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質量抽查,項目質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榜首。
福建省世行貸款造林項目主要採取國營林場轉貸、縣營林公司創辦項目林場以及與鄉村聯營、合作等模式,鼓勵林農以林地、勞務投入入股參與項目造林,促進了林農興林致富,壯大了集體經濟實力。
福建省世行貸款造林項目推廣全面質量管理辦法,落實世行造林項目環境保護規程,推行“山頂帶帽、山腰扎帶、山腳穿靴”的人工林生態化栽培模式,良種使用率達100%,Ⅰ級苗率達95%以上,項目林各項生長指標均達到或超過部頒、省頒標准,新增森林蓄積量3150萬立方米,可產商品材2390萬立方米,被譽為“人工林精品”。世界銀行對福建項目的綜合評價為“十分滿意”。
建設速生豐產林 提高木材有效供給
世界銀行貸款造林項目不僅為福建帶來了資金,引進了先進的林業管理方法與經營理念,還培育了大量后備森林資源,為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提供了技術示范和管理經驗。1996年,“福建省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辦公室”成立。
2002年以來,福建省充分借鑒世行貸款造林項目先進管理經驗,持續推進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啟動實施珍貴樹種用材林培育、國家儲備林建設、森林質量精准提升示范項目等商品用材林工程。
種植珍貴樹種 培育高價值森林
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木材的多樣化需求,2005年,國家啟動實施珍稀樹種培育基地建設示范項目。2013年開始,福建省級財政對珍貴用材樹種造林給予補助,並先后發布三批共80種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引導各地培育高價值森林資源。
建設國家儲備林 為國“儲材”為民“生財”
為進一步提升木材生產能力,保障國家木材安全,2012年,國家啟動實施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作為全國首批項目建設示范省,福建堅持為國“儲材”,為民“生財”,高標准推進項目實施,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13年,第一次全國現場會在福建順昌縣召開,會上,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等5個林場被授予國家儲備林示范林場。
優化林分結構 精准提升森林質量
2017年,國家啟動實施森林質量精准提升示范項目,福建以“樹種珍貴化、材種大徑級化、結構復層異齡化”的技術路徑,積極開展項目建設,林分生長量和林地生產力顯著提高,森林碳匯能力不斷增強。
世行貸款造林項目及商品用材林工程的實施,為福建培育了一大批材種優良、樹種多樣、結構穩定的用材林資源,有效增加了木材供給,促進了林業產業發展,帶動了林區群眾脫貧增收。
回首30年,福建林業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以森林資源“增量、提質、增效”為經營方向,矢志不渝推進商品用材林培育。進入新時代,福建林業將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繼續推廣世行貸款造林項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進商品用材林工程建設,助力林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內容由福建省林業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