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檢察:高質量履職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2年01月24日17:16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時間的腳步,踏出了奮進的印記。

2021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人民檢察制度踏著90周年的基石一路向前追光。

這一年,福建省檢察機關主動融入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四大檢察”全面發力,以高質量檢察履職服務保障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的一年,要以止於至善的高標准,能動履職的政治自覺,持續深入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助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歲末年初,福建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霍敏向全省檢察機關發出總動員:牢記“國之大者”,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

高站位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2021年12月2日,北京。

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的首屆全國檢察機關文化品牌選樹活動揭曉。以法治方式護航民營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的泉州檢察“親清護企”品牌,在大眾網絡投票中高居榜首,進入定評視頻展示環節,“親商暖商護商”的檢察故事再次打動現場評委,獲得各方高度贊同,摘取全國十佳檢察文化品牌桂冠。

“親”而有度,“清”而有為。“‘親清護企’成為全國檢察機關文化品牌,就要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履職盡責,提供更加優質的法治產品。”2022年1月6日,福建省檢察院召開今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檢察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報“親清護企”品牌價值理念、創建成果。

這是“親清護企”的一個典型案例——

泉州某企業品牌的產品在千裡之外的山東遭受異地侵權,遂在銷售地對侵權方提起訴訟。然而訴訟時間跨度長、成本高、取証難度大,泉州檢察機關了解情況后,積極引入專業團隊,幫助梳理維權取証重點。同時,聯合與山東所在地檢察院組建專班,跟進訴訟進展,為企業排憂解難。

不久,法院作出判決,要求侵權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判令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該品牌企業法務部負責人拿到判決書時由衷感慨道:“不管是異地取証還是政策咨詢,有專班跟進,有異地協作,檢察機關把企業維權揪心事辦成了護企暖心事!”

為解決知識產權案件維權難、周期長、成本高問題,福建省檢察院組建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整合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檢察職能,各地成立專門機構或辦案組33個,批捕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犯罪356人,起訴705人。加大侵犯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犯罪打擊力度,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跨區縣集中管轄,在全國首創開通“福建知識產權檢察在線”,直接受理知識產權控告申訴。福建省辦理的案件連續8次入選年度全國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作為最高檢確定的第二批企業合規建設試點省,福建省檢察院穩步推進試點工作。堅持檢察主導、各方參與、客觀中立、強化監督,在泉州、莆田等10個市縣檢察院試點單位全部建立第三方監督評估管委會和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專項合規建設標准,提供合規指引。結合辦案拓展合規服務渠道,既針對涉案企業管理漏洞和共性風險開展警示教育和合規培訓,又根據非涉案企業申請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合規體檢服務,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

民有所呼,檢有所為,民有所難,檢有所幫。福建省檢察院圍繞中央和福建省委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政策舉措,先后制定實施服務民營經濟創新創業創造“16條意見”、服務保障台胞台企合法權益“18條意見”和服務保障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15條意見”,堅持平等保護、公正高效和“少捕慎訴慎押”,釋放出依法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鮮明導向,相關做法被最高檢推廣。

高質效

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守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福建省檢察機關著眼大格局,融入大戰略,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嚴重暴力犯罪,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以高質效法律監督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20年以來,全省重罪檢察部門依法批捕2940件4004人、起訴4857件6588人,‘案-件比’明顯優化,7個案例入選高檢院指導性案例或典型案例,10多項工作經驗被高檢院轉發推廣或相關會議交流。”2021年12月,在廈門舉行的首屆全國檢察機關重罪檢察實務論壇上,省檢察院分享了高質量辦理重罪案件的實踐經驗。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的要求融入重罪檢察辦案履職各環節、全過程,全省檢察機關從三方面聚焦——

聚焦保障大局穩定,突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聚焦保障人民安寧,從嚴從快辦理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主動對接推進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聚焦高質量辦案引領,努力把疑難、復雜案件辦成指導性、典型性案件。

廈門市檢察院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協作平台辦案團隊,在協作平台、辦案團隊、証據標准三個專業化上求極致。他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辦案為支點,推動檢察職能延伸,運用法治方式,多渠道強化綜合治理,積極探索涉國家安全不同領域、要素的共建、共治,成為2021年度全國重大犯罪檢察3個優秀辦案團隊之一。

有黑必掃,除惡務盡。2021年,福建省檢察機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力度不減,標准不降,把“一個不放過、一個不湊數”融入日常辦案工作,將“破案攻堅”“打傘破網”“打財斷血”進行到底,向黨和人民交出“檢察答卷”。共提前介入涉黑惡犯罪案件112件,批捕496人,起訴839人﹔監督偵查機關立案24人,撤案1人﹔糾正遺漏同案犯26人,糾正漏捕22人、漏罪71人,提出抗訴5件16人。

黃某某涉黑系列案,時間跨度長、涉案人員多、犯罪事實近百起,社會影響惡劣。辦理該案,由福建省檢察院領導擔任組長、四個業務骨干組成的聯合專案組重拳出擊。最終,指控意見得到了二審法院的全面採納,黃某某為首的涉黑犯罪分子依法受到嚴懲。

“在戰略上更加主動、在戰術上更加精准,方能一子突破,激發全盤皆活。”聚焦四大行業領域的治理,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和月度報告制度,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45份,督促堵漏建制,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辦案效果。

高品質

守護群眾美好生活

讓盎然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守護好生態“家底”是福建省檢察機關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福建省檢察機關探索“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三位一體生態領域辦案模式在全國推廣。截至2021年底,福建省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170件,以辦案“最優解”實現履職效果最大化。

寧德是福建海域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擁有1046公裡海岸線。這個中國大黃魚之鄉,也曾深受漁業垃圾污染困擾。

“我們早就不用白色浮球泡沫了,而用這種新型環保塑膠漁排。”寧德三都澳漁民介紹,本來海面煥然一新,可是台風過后白色垃圾又突然多了起來。檢察機關開展辦案實地回訪,啟用無人機現場勘察后,發現這片寧德、羅源、霞浦三地交界的海域,因為洋流的漂流性加劇了治理難度。

“結合福建省海上養殖轉型升級三年改造行動,我們發揮沿岸檢察機關一體化優勢,向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各司其職、及時補位、有效治理。”辦案檢察官很快收到整改反饋,新的海漂垃圾按區域定期清理,同時加大海域巡查力度,隨時清理。

打擊監督並重、生態公益並舉、檢察行政並聯、海灣陸岸並治、法治綜治並施的海洋生態檢察“五並”新模式,多方聯動共治,讓“檢察藍”與“海洋藍”相映生輝。2021年11月,省檢察院在平潭建成啟用全國首個涉海洋公益訴訟智慧管理與法治教育基地。“公益聯盟+智慧輔助+法治教育”海洋生態公益檢察微共治模式,護航平潭海洋生態文明和國際旅游島建設,入選福建自貿區第18批創新舉措。

不只是生態環境保護,與民意同頻,與社情共振,福建檢察始終與民同行。

全省檢察機關共開展為民辦實事項目1612項,為基層解決堵點難點問題37項。以系統思維久久用功,緊緊扭住紓解群眾急難愁盼這個“牛鼻子”,辦好檢察為民實事,以檢察作為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省檢察機關狠抓落實一號至七號檢察建議,以深入推進“斷卡”行動,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家園”“保障城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安全”及道路交通安全等危害公共安全違法犯罪、虛假訴訟等專項監督、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和“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等,用心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舌尖上”“頭頂上”“腳底下”的安全。

——辦理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1276件,促成有關部門對1.8萬個“二次供水”水箱建檔﹔排查城市道路窨井蓋19萬余個,整改2萬余個﹔幫助710名農民工追討欠薪1315萬元,讓辛苦一年的農民工不再“憂薪”﹔辦理“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案件129件,為全國“有愛無礙”環境建設樹立榜樣……

信訪工作可以“望”民情、“聞”呼聲、“問”計策、“切”症結。福建檢察以百姓之心為心,推動訴源治理。

——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全省檢察機關對新收群眾信訪42882件,100%落實件件有回復。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對856件重復信訪件,各級檢察院運用領導包案、帶案下訪,讓信訪矛盾化解“止於至善”。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參與多年申訴或重大爭議、影響性的案件聽証1132場,應聽盡聽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一串串數字,一張張清單,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清晰展現著福建檢察人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一如既往的責任擔當。

高要求

鍛造過硬檢察鐵軍

“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自我革命”“清除積弊沉疴”。2021年,全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全面鋪開,各級檢察院聞令而動,以問題為導向,制定周密“施工圖”,明確清晰“責任書”,整治頑瘴痼疾,堅持標本兼治,為嚴格公正司法提供堅強保障。

此一役,挂圖作戰﹔此一役,淬火成鋼﹔此一役,筑牢政治忠誠。

於點滴中履職盡責,於瑣碎中破題擔當。堅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牽引,結合“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與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融合推進,全體干警接受了一次刻骨銘心的革命性鍛造與洗禮。

2021年10月,省檢察院舉辦“檢察為民辦實事、檢察官講述辦案故事”主題沙龍活動,8名檢察官講述了檢察機關通過履職辦案,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精彩故事——

“當檢察官宣布對藥師李某不起訴決定時,冒雨趕來的許多患者禁不住流淚了!”“我想,那是百姓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同、對公平正義的期待。”看著屏幕上《我不是藥神》的片段,聽著福建版“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現場安靜如斯。講者“如我在訴”,聽者“如臨其境”。

“一名判實刑未羈押的患病罪犯在社會上‘溜達’,檢察機關五年接力監督,將他送進監獄。特別是在2021年的專項整治中,共監督清理了690名判實刑未交付執行的罪犯,清理率達到了95.7%。”

故事裡有檢察機關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職責使命,有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很感動,也很震撼。”“為福建檢察官點贊。”動人的故事,真情的講述,感染了應邀參加活動的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央第八督導組福建小組的負責人。

在隊伍教育整頓中,福建省檢察機關履行“雙重”職責,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從嚴推進檢察隊伍深度自我淨化,系統集成制度成果1420項,實現“當下治”“長久立”,又堅定不移推進政法隊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開展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44件54人,為教育整頓提供有力檢察履職支撐,為政法隊伍純潔、司法公信力提升貢獻檢察力量。

鑄檢察鐵軍,向榜樣看齊!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189個集體和個人獲省級以上表彰,教育整頓期間選樹各業務條線先進個人和集體415個。

——革故鼎新成就專業高度。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泉州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吳美滿,把全國首例零口供泄露內幕信息、內幕交易案辦成典型案例,該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國証監會聯合發布為典型案例。她帶領金融檢察辦案團隊開創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1+6”金融檢察工作模式。研發《大數據技術在金融檢察工作中的應用》被列為全國檢察教育培訓精品課程。

——守護高牆內公平正義。福建省第四屆“十大法治人物(集體)”省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跨省交叉巡回檢察辦案組,在跨省巡回檢察中,他們堅持法治引領,紅色基因葆忠誠,不負重托,經受了政治、業務、紀律、作風、能力的全面考驗。為了人民的正義,滴水穿石求極致,激蕩出動人心魄的法治之音,貢獻了福建方案!

——為民司法本領高強。福建省檢察院第三檢察部、第六檢察部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2021年度優秀辦案團隊。第三檢察部高質量辦理重大職務犯罪,服務保障反腐敗工作大局有力,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第六檢察部以精准監督理念為導向,全力做強民事檢察,工作質效受到最高檢領導肯定,多項經驗在全國推廣。

2021年,福建檢察“十大業務”亮點紛呈,創造的數十項經驗做法和工作模式在全國推廣,辦理的56個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全體檢察人為打造東南沿海法治高地所付出的努力,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行足跡裡。

賡續紅色血脈,牢記使命囑托。常思為什麼出發,不忘為什麼奮斗。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的開局之年,福建檢察機關將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主線,把握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題,以釘釘子精神做好各項工作,以更大作為、更優履職,奮力書寫東南沿海法治高地新篇章,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新的“趕考”答卷。(吳新華 張仁平 邱麗)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