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近期查處多起涉疫違法行為 涉違規出售“四類藥品”、無“入廈通行碼”銷售進口食品

人民網廈門3月22日電 (張萌)福建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嚴查各類涉疫企業場所,近期連續查處一批擅自銷售無“入廈通行碼”的進口食品,以及多起藥店違規線上或向黃碼人員銷售“四類藥品”等涉疫違法行為。
違規出售“四類藥品” 停業整改並移送公安機關
據介紹,“四類藥品”實名購藥登記制度是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之一,但個別商家為追求利益卻置若罔聞。近日,執法人員在思明區龍山路一藥店檢查發現,該藥店在外賣平台銷售“四類藥品”卻未進行實名登記。執法人員立即責令藥店停業整頓。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將有關線索移送至公安機關處理。
執法人員核查藥店信息。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在湖裡區,一藥店違規出售“四類藥品”給黃碼人員,且存在部分“四類藥品”漏登、漏報等問題。執法人員當即依法要求其停業整頓,並就相關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執法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執法人員提醒,市民前往藥店購藥,須亮碼、掃碼並測溫登記。體溫正常且持綠碼的人員,方可進入藥店購藥。其中,購買含退熱、止咳、抗菌素和抗病毒等“四類”藥物,則需在“購藥小程序”上如實填寫購藥信息。
無“入廈通行碼”銷售進口食品 下架封存並立案調查
嚴把入境食品等,也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日,執法人員在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時,發現思明區大同路一咖啡館採購的進口牛肉未張貼“入廈通行碼”。而經營者稱,該牛肉由外市入關供貨,銷量不大,一直未申領“入廈通行碼”。執法人員當即對涉事的7件進口牛肉下架封存並立案調查。
執法人員查看貨品信息。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無獨有偶,集美區一餐飲公司也因銷售無“入廈通行碼”的進口冷鏈食品,而被立案查處。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在其凍庫內有兩箱品名分別為“帶骨牛排”“冷凍豬背排(多肉)”的進口冷鏈食品,均無法提供“入廈通行碼”。同時,該公司還存在未按規定錄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等情況。執法人員當即扣押了涉案進口冷鏈食品,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執法人員扣押的涉案進口冷鏈食品。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此外,執法人員近日在湖裡區也發現了一批次未經消毒的進口水果。經查,涉案經營戶存在經營進口水果未索取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和消毒証明、未及時上傳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等行為,執法人員當場開具了《處罰決定書》,責令其改正。
據悉,早在2020年底,廈門市對進口冷鏈食品施行“一口申報、一碼通行、一網追溯”全鏈條管理。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提醒,根據有關規定,進口冷鏈食品抵廈前24小時應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申報,內容包括貨主單位、報關單、運輸車輛、司機、貨物流向、在廈存放地點等。各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申報“入廈通行碼”,在辦理相關手續后其進口冷鏈食品才能夠在廈門市場流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