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抗疫流動農貿市場進社區 改善群眾“買菜難、買肉難”問題

3月31日上午,泉州市抗疫流動農貿市場運送第一批3000多公斤蔬菜,來到位於豐澤區東鳳社區的湖心苑小區。這批蔬菜由該小區工作人員和熱心業主分發到每戶居民的手中,以解決居民日常的用菜需求。目前,抗疫流動農貿市場的工作機制已經初步形成,群眾“買菜難、買肉難”的問題正在被逐步改善。
將新鮮平價食品 送到市民手中
“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可配送平價蔬菜、肉類、雞蛋等食品,居民可通過社區下單。”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中心市區市民購買食品類生活物資困難的問題,根據市防控疫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搭建了“泉州市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工作平台,促成批發市場和大宗食材供應企業與中心市區各社區產需對接,通過“無接觸”配送方式,將新鮮、優質、平價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第一時間送到市民手中。
據介紹,抗疫流動農貿市場負責組織蔬菜批發市場以及農貿市場經營業主,提供平價副食品,與社區建立線上供需對接、點對點無接觸配送的運作體系,更好地保障中心市區困難群眾生活物資需求。
“3月30日,完成物資籌備,實現社區可下單﹔3月31日,確保首批訂購的農產品能夠配送出去。”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任務后,監管人員第一時間下沉到泉州市具備相關供給能力的市場和企業中,詳細了解企業目前可供應的物資品種、數量以及運輸車輛、人員數量等情況,立足“一企一策”指導企業制定了物資儲備、供應、運輸的具體方案。
3月30日晚上,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就收到了社區的線上下單,首批供應蔬菜、肉類、雞蛋的貨車整裝待發。3月31日上午,首批涉及7個社區的12995斤蔬菜、908斤豬肉、532斤雞蛋、220斤大米順利起運,當日就送達下單的各個社區。
嚴格落實全程“無接觸”配送
據了解,為確保物資供應到位,同時保障運輸配送和食品安全不出問題,市市場監管局成立了“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工作專班。一方面,抽調精干執法力量,入駐供應單位實行駐場監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提升配送供給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搭建“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微信工作群,協助社區統計匯總需求,協調供應單位處理訂單結算事宜。同時,為供應單位車輛發放通行証,協調中心市區相關政府部門為“抗疫流動農貿市場”相關車輛通行提供綠色通道。
“抗疫流動農貿市場”是市委、市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如何在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的前提下方便社區、居民購買生活物資,是工作專班最關注的事情。工作專班督促各供應單位加強對配送人員的閉環管理,強化配送車輛工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嚴格落實全程“無接觸”配送要求﹔指導各社區加強對“無接觸”配送點位的定期消殺工作,做好參與二次分揀、分發到戶人員的個人防護﹔對組織居民自取的社區,合理安排流程、管好現場秩序、防止人員聚集﹔對統一下單購買的社區,要求供應單位先按訂單發貨,允許社區在第二天再統一結算,盡全力讓各個社區和廣大居民能夠更方便、快捷地採購物資。(陳雲青 蘇曉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