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強躋身決賽!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復賽“高手過招”“雲端PK”

人民網南平4月10日電 (錢嘉禾)“項目是通過電的數據進行碳的測算嗎?”“這項技術在郵筒中應用,具體要解決什麼問題?”“能否解釋一下‘數字員工’概念?”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復賽答辯環節中,評委們“犀利”發問,不斷將氣氛推向高潮。
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復賽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4月6日至8日,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復賽舉行,賽事通過“雲辦賽”“雲參賽”“雲評審”的方式,採用“7+5模式”,即“7分鐘線上路演+5分鐘答辯”的形式進行,邀請來自國內數字低碳領域相關科研院所、高校、行業機構組織的14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本次復賽的評委,從“數字性、專業性、科學性、可靠性、效益性、演示效果”對復賽隊伍和作品進行評審。
大賽現場,參賽選手們“高手過招”“雲端PK”,圍繞“數字低碳,驅動未來”的主題,暢談如何推動數字科技與生態創新相互融合,並與評委們熱烈討論,掀起一場“頭腦風暴”。
參賽選手與評委熱烈討論,掀起一場“頭腦風暴”。人民網 陳永整攝
其中,談及茶產業高質量升級與可持續低碳發展,福建智雲動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參賽選手提出,茶產業作為南平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但當前,南平市茶葉加工產業缺乏系統的科學指導,茶葉生產設備落后,仍使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機械設備,不僅科技水平低、人工成本高,還造成資源、能源的嚴重浪費。
“我們將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到岩茶加工領域,提高茶葉加工過程中各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實現茶葉加工生產數字化。”他介紹,本次參賽項目通過採集、沉澱、分析岩茶加工工藝中各生產環節中各要素的投入數據,和茶葉品質數據相關聯,形成茶葉加工數據資源池,向用戶提供包含基於數字資源池的算法、控制策略在內的智能服務。
項目的創新性打開了評委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教授趙英汝的“話匣子”。她提問,除了岩茶的加工,設備否適用於所有茶葉的生產?茶葉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關鍵數據的採集包括哪些方面?
“這個設備具有通用性,我們在加工過程中,也融入了白茶、烏龍茶等加工工藝。”該參賽選手踴躍回應,為評委老師“隔空”解答,由於每一種茶葉加工的工藝各不相同,曾經制茶師傅隻能各憑經驗進行判定,“現在我們採集了他們制茶過程中溫度、工藝時間,以及發酵過程中茶青的重量等關鍵數據,並將所有制茶數據完整保存下來,再通過大數據應用分析、人工智能的計算,反向推衍出不同茶葉口感所需的制茶工藝。”
經專家評審,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共有36支隊伍晉級決賽。人民網 陳永整攝
激烈角逐后,9日,經專家評審,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低碳賽道復賽結果揭曉,“數字+產業低碳轉型”“數字+低碳生活風尚”“數字+碳匯價值實現”三個賽題共有36支隊伍晉級決賽。
作為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的十大賽道之一,數字低碳賽道由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組委會主辦,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福建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承辦,南平市發改委、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政府協辦。
據悉,南平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在全國前列,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至78.89%,空氣平均達標天數比例100%、空氣質量保持福建省第一。作為國內首個以數字化驅動雙碳目標實現為內容的專業賽事,數字低碳賽道落戶南平市,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為契機,旨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具體晉級名單如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