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高價值發明專利佔比45.4%  知識產權創造水平緣何量質齊升

余乃鎏
2022年04月20日17:03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截至2021年底,廈門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9543件,同比增長20.11%﹔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7.87件,居福建省第一位,其中,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7.2件,高價值發明專利佔有效發明專利總數比例45.4%﹔2021年,全市8項專利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居全省第一,20個專利項目參評福建省專利獎……”

4月19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發布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該市知識產權創造水平日益呈現出“量質齊升”特點。而在該局有關負責人看來,原因有多個方面,其中至關重要的是,2021年廈門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落實國家“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知識產權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專利授權比增逾23%

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全市專利授權36536件,同比增長23.4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779件、實用型專利授權24187件、外觀設計專利8570件,分別同比增長23.26%、26.95%、14.59%。同時,當年新增PCT國際專利申請483件,而截至當年末,馬德裡商標注冊量累計678件,全市馳名商標120件。

在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國華看來,矚目可觀的數字首先源於廈門經濟、產業的基本面:一方面,該市知識產權創造主體近年來持續擴容,截至2021年底,全市實有企業41萬家,其中“三高”企業281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79家,並在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25項,涉及發明專利3100件、PCT申請380件﹔另一方面,廈門市知識產權高度關聯產業持續穩步提升,其中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425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1645億元、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營收1600億元,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持續加強。

其次,得益於廈門各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創建、打造一流法治營商環境的積極作為。例如,2021年,廈門印發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例以市政府名義出台的知識產權發展專項規劃——《廈門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以全面加強知識產權頂層設計,推動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列為該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指標,代替“十三五”規劃中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還將“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列為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同時,重點圍繞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提升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則加強“兩法銜接”,持續加大力度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等,進一步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全年開展4批次3773件非正常專利申請核查,摸排涉嫌惡意商標搶注行為的案件線索199條。此外,推動完善專利資助政策,重點加大對后續轉化運用、保護和公共服務的支持。

保護與服務雙管齊下

事實上,廈門知識產權創造水平近年來明顯“量質齊升”,也與該市注重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息息相關。

4月19日,位於廈門自貿片區的廈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線下服務中心啟動並投入運營。據悉,該項目是該市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八大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后開展的核心項目之一。

“平台將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圍繞知識產權的要素供給來打造一個大的公共服務平台。”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盧琳兵說,該平台將顯著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廈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累計已入駐知識產權服務機構22家,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銀行、擔保、保險、評估機構共32家,高校科研院所19家,知識產權托管服務累計覆蓋企業1410家,托管專利近4.8萬件。

據了解,不斷推進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是近年來廈門市系統推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節點網點建設、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的寫照。期間,該市還重點推進了廈門大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建設,該中心已通過評估並獲批正式運行﹔不斷探索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新模式,穩步推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並取得良好成效,如知識產權跨區域協作新模式案例入選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優秀案例,而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獲評“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標杆城市,其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專項指標處於全國“最優表現”行列。

“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一直是廈門知識產權重點工作。”盧琳兵介紹,在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目前廈門已構成了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司法協同和訴調對接、仲裁以及維權研究工作等“全方位、立體式的綜合保護格局”,有效助使該市知識產權創造水平顯著提升。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