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平潭:“點”石成“金”  石頭厝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4月21日09:58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點”石成“金”

  近日,記者來到平潭君山鎮北港村。隻見一片片黛青色的石頭厝整齊地排列在沿岸的山坡之上,面朝大海、背依青山,猶如童話中的城堡。

  在平潭,石頭厝是對石砌牆體建筑的特殊稱謂。當地居民就地取材,以條石、毛石、青石等塊狀石料為牆體的主要材料,以木材作為樓板以及屋頂結構,建造出極具地域特色的石頭厝,成為平潭島地域文化和歷史的縮影。

  近年來,隨著平潭開放開發帶來的機遇,這些被《國家地理》雜志形容為“謎一樣的彩色城堡”的石頭厝,也成為海島旅游、鄉村振興的新名片。如何在開發的同時做好保護?自2017年起,實驗區秉持“在保護中合理開發,在開發中有效保護”的原則,對石頭厝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

  在平潭南海鄉江尾村,曾經破舊的平房搖身一變成古色古香的村民活動中心。該建筑以條形的花崗岩石塊筑牆,屋頂呈“人”字形,上面鋪瓦片,用石頭壓住,還原平潭本土的石頭厝風貌。

  “要傳承千年古厝的文脈,特別是要延續它的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和旅游價值,首先要做到新建房外立面在最大程度上與當地石頭厝風貌相符合。”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工作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謝少郎表示,實驗區出台的《建筑風貌控制導則》為平潭建筑風貌的整體格局繪制了藍圖,確保每個項目能達到最好效果。

  近年來,平潭對全區除城市規劃區外約228平方公裡的石頭厝村落的51198幢房屋進行普查,編制了《石頭厝保護專項規劃》,劃分出石頭厝風貌保護區和建設管控區,並根據不同類別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不僅如此,平潭還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融入石頭厝元素,打造現代化+原生態的城市綜合體、交通綜合體、旅游綜合體等。平潭高鐵中心站站前廣場結合石頭厝元素,將地方建筑特征與現代建筑功能相融合,融人文、原始、自然的風格於一體﹔平潭新興產業園示范區在建筑立面材料上融入石頭厝元素,在色彩方面突出自然感、純淨感,採用細膩生動的拼接圖案,呈現肌理豐富的牆面……

  2016年,平潭將北港村定位為文創村,立足於對台區位優勢,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文化創意聚落區。越來越多兩岸創客加入改造石頭厝的隊伍中,秉承“以舊修舊”的原則,合理運用石頭、漂流木、扎染、老物件等,被譽為“彩色城堡”的平潭石頭厝被賦予了新價值。

  “村內閑置石頭厝按合同期10年每月每平方米3.5元的價格,統一租賃給平潭綜合實驗區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由其統一運作,解決開發財力不足的問題,還規范了市場秩序。”北港村黨支部書記陳鬆柏說。

  按照“政府引領+市場主導+示范帶動+兩岸融合+全員參與”的發展運營模式,北港村打造集文化創作、民宿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特色主題村,旅游發展風生水起。

  目前,北港村已開辦民宿100余家,並帶動了餐飲、文創等多業態發展。去年,北港村共接待游客4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300多萬元,全村總產值達1.75億元,村民人均收入從2011年的1.53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3.98萬元,人均旅游純收入達1.2萬元。

  截至目前,實驗區備案民宿數量已達到293家、345棟。秉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理念,平潭在全實驗區做活、做大石頭厝文章,通過整合自然、歷史人文等方面的資源,立足海島鄉村資源稟賦,推動民宿產業特色化,按照“田園風光型、水鄉漁村型、景區依托型、文化創意型、紅色旅游型”的特色主題,優化鄉村民宿發展布局。(林霞 程枝文)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