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啦!福州將新增一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近日,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消息,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將升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飛”,一起來探索“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
鳥兒的天堂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閩江河口濕地是鳥類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以鱔魚灘、蝙蝠洲、浦下洲、道慶洲、塔礁洲、長岸洲為主的大小濕地,從河口沿閩江向上游擴展,組成了它的串珠狀空間布局。
據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提供的科考數據顯示,2021年11月,閩江河口濕地鳥類調查共記錄鳥類102種20975隻。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1種,包括小天鵝、黑臉琵鷺、小青腳鷸等。
此外,閩江河口濕地還分布有多種多樣的哺乳動物、魚類,並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每年10月—次年3月,閩江河口濕地良好的生態系統,吸引眾多珍稀瀕危鳥兒們“七溜八溜,不離福州”。
網紅打卡好去處
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是“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一,被譽為鳥兒的天堂,人們可以走進鳥兒的世界,近距離觀鳥,享受人鳥友好相處的樂趣。
從空中俯瞰,濕地上的小島如珍珠般散落整個濕地公園。夕陽西下的時候,濕地公園河水水面閃爍著金色波光,時不時還有白鷺掠過,格外動人。
漫步公園一條狹長的棧道,可以帶您走進濕地的深處。公園內專門設立了觀鳥棧道,可以近距離地觀賞鳥類。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大批的遷徙候鳥將在此停歇,是最佳的觀鳥季節。
世界級珍稀鳥類在這裡
閩江河口濕地是全球瀕危物種聚集地,唯一可以同時觀賞到勺嘴鷸、黑臉琵鷺、中華鳳頭燕鷗3種珍稀鳥類的地方,這三種鳥有多稀有?
勺嘴鷸:全球不足200對
勺嘴鷸。肖炳詳攝
它擁有與眾不同的鏟形喙,又被人親昵地稱為“小勺”,也屬全球極度瀕危物種,存活不足200對,而在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對,主要原因在於繁育生境及遷飛的中轉站受到破壞。
它的身軀雖然小巧,卻可以長途遷徙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也能抵達泰國、印度、馬來半島等地,閩江河口濕地因良好生態環境而成為小勺的重要停歇地。
黑臉琵鷺:全球數量約6100隻
黑臉琵鷺。肖炳詳攝
黑臉琵鷺因體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舞者”“黑面天使”,屬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約6100隻。
它的體色潔白,形似琵琶的長嘴和額、眼周和喉部等部位則是黑色的。它們主要在亞洲東部一帶南北遷徙,閩江河口濕地常年可監測到近百隻,且每年都會有幾隻選擇留在閩江口度夏。
中華鳳頭燕鷗:曾被認為已滅絕
中華鳳頭燕鷗。肖炳詳攝
中華鳳頭燕鷗,又名黑嘴端鳳頭燕鷗。它的額、頭頂和冠羽是黑色,身體上半部分是淡灰色的,翅膀是灰色的,腳是黑色的,尾巴是白色的且分叉,黑色羽冠呈鳳頭。它全球種群數量極其稀少,隻有100隻左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其列為全球極危物種,同時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它們在文史記載上近百年再未出現過,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在2000年的燕鷗調查中,研究人員意外地在台灣馬祖列島發現4隻成鳥和4隻雛鳥紀錄。由於這種鳥消失了又復活了,故有神話之鳥的稱號。
中國是中華鳳頭燕鷗的唯一繁殖地。它們一般混跡在成群的大鳳頭燕鷗中,棲息於沿海和河口。常在水域上空飛翔,休息於沙灘上,主要以魚類為食。每年4月至9月,中華鳳頭燕鷗會來到閩江河口濕地求偶、交配、覓食、育雛等。每年紀錄不低於5隻,最高紀錄到16隻。2021年4月29日,鳥類愛好者在閩江河口濕地的鱔魚灘拍攝到了14隻中華鳳頭燕鷗同框。
來源:福州市文旅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