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巾幗情 喜迎二十大”系列訪談——
“七一勛章”獲得者林丹:50年堅守初心不改 一如既往當好社區“管家”

時代大潮奔騰向前,使命重托催人奮進。福建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八閩大地處處涌動高質量發展新氣象。這其中,少不了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巾幗力量”,她們無私奉獻、無懼挑戰、執著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釋放出最大能量,創造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輝煌業績。
福建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為激揚巾幗之志、彰顯巾幗之美、凝聚巾幗之力、夯實巾幗之基,福建省婦女聯合會與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推出“八閩巾幗情 喜迎二十大”系列訪談。邀請婦代會代表,暢談八閩巾幗故事,展示八閩巾幗風採。
今天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的嘉賓是“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
“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 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由福建省婦女聯合會和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推出的“八閩巾幗情 喜迎二十大”——福建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系列訪談,我是人民網林曉麗。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林丹書記您好,歡迎您。
林丹:您好。
主持人:林書記,福建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其中有一項重要任務是總結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您作為一名扎根基層50年的社區黨委書記,曾說過“社區工作做好了,就能在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能否分享一下,過去這五年社區工作的成就,在工作中感受到的社區婦女群眾生活就業的變化?
林丹:在社區開展各項工作中關鍵的一點是如何發揮好婦女的作用,因為社區的工作崗主要就是“婆婆媽媽”,這就需要把婦女的優勢發揮起來。在這五年的工作當中,我開展了“一老一少服務工作”,“一老”就是為所有老年朋友們做好服務工作,把空巢獨居老人組織起來。白天,在社區開展文化活動,一起進行一些家長裡短的交流,讓他們也可以享受娛樂。
我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少兒托管所,屬於公辦,我們將小學裡寄宿有困難的小朋友集合起來,白天在學校上課,中午晚上小朋友都在我們托管所吃飯,晚上放學后在我們這裡寫作業,等家長下班后再接回家,真正解決了“一老一少”服務工作”。
在家庭中,我們主要在社區開展“五情”教育:祖國培育情、父母養育情、夫妻恩愛情、鄰裡互助情、社區友誼情。隻要發揮好“五情”教育,每家每戶都能共同打造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在社區開展工作中,我們對每一個家庭的黨風廉政教育提出建議,並開展系列活動,如進行“好婆媳”“好夫妻”“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發揮婦女的積極性,調動婦女作用,家庭和諧了,社區就和諧了。
主持人:林書記,有這樣的一個形容,說您是社區孤寡老人的“女兒”,是留守兒童的“媽媽”,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50年裡,您是如何做到堅持用女性的“柔”化解矛盾,用女性的“果敢”勇於突破的?
林丹:我們社區是大社區,有三千多戶,一萬多人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婦聯主席,首先發揮帶頭表率作用,事事帶頭。在開展工作中,我把孤寡老人當作我的長輩,我們社區有8位孤寡老人,她們沒有子女,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照顧她們,生病的時候我為她們端茶送藥。有一位孤寡老人摔倒之后,我每天都為她按摩,在照顧她的過程中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她把我當作“女兒”,我也把她當作長輩。社區工作者是百姓的“家長”,責任在我們肩上,服務工作在我們心中,我們這個“家長”和家庭的家長不一樣,肩上扛著責任,心中裝著百姓,這才是我們社區工作者的職務,沒人做的事就是我們社區工作者要做的事。
主持人:您對“小巷總理”這個詞是如何理解的?
林丹:不忘初心,心中始終保持“我是人民的‘服務員’,我是百姓的‘家長’”,“小巷總理”要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這就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主持人:好的,感謝林丹書記今天接受我們的訪談,謝謝您。
林丹: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再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