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智治·興業·惠民”  廈門城市大腦舉行階段性成果報告會

2022年07月29日16: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7月29日電 28日,主題為“智治·興業·惠民”的廈門城市大腦階段性成果報告會舉行。活動由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廈門信息集團聯合主辦,推介該市城市大腦體系總體建設情況及現階段取得的建設成果等。

為加快數字化建設、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城市更智能、治理更精細、生活更便利”,2021年廈門市圍繞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市目標,提出高標准建設城市大腦,從“智治、興業、惠民”三大方向,拓展各類數字服務應用場景,推動城市整體邁向數字時代,並於當年6月啟動城市大腦建設。

報告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報告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一年多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朋友和各位合作伙伴的積極參與下,廈門城市大腦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廈門市加快城市大腦建設促進政府數字化改革行動方案》《廈門市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運營模式改革實施方案》等頂層設計文件相繼印發,《廈門經濟特區數據條例》進入人大立法審核階段﹔城市大腦1.0版“免申即享”“數字身份”“數看廈門”“疫情防控”等典型應用場景初見成效﹔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市域治理“一網統管”等核心應用完成方案設計,即將啟動建設﹔此外推動成立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聯盟,現有聯盟成員40多家,著力加強產業生態培育。

“城市是一個復雜系統,要實現整體智治,需要有一個像人一樣能感知、會思考、可決策的大腦。”報告會上,廈門城市大腦建設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城市大腦建設目標、業務架構及城市大腦相關建設內容等,還重點匯報了城市大腦體系啟動建設一年來取得的多項成果。

據悉,廈門城市大腦目前主要包括兩項建設內容:一是建設城市大腦中樞平台﹔二是推動實現免申即享、數字身份、數看廈門、圖看廈門四個典型應用的建設與上線運行。

來賓參觀體驗廈門城市大腦應用。廈門城市大腦供圖

來賓參觀體驗廈門城市大腦應用。廈門城市大腦供圖

其中,城市大腦中樞平台已部署上線數據中台、業務中台,提供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等公共技術支撐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免申即享”上線一年來,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方面成效明顯。截至7月26日,平台累計上線88個政策,完成兌現政策46個,惠及企業3137家,兌現金額近7億。數據同時顯示,截至發稿,疫情防控方面基於城市大腦中樞能力,累計為85374人提供健康碼轉碼,累計排查省重點人群159401人﹔離廈登記方面,省內貨車離廈登記152511車次,省內個人離廈登記79848人次。

而“信用就醫”當前已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湖裡區婦幼保健院試點運行,開通“先診療,后付費”服務人數達4.1萬人,單次就醫時長平均節約35分鐘,累計為就醫市民授信1148萬元。

為廈門市城市大腦協同創新產業聯盟代表單位授牌。廈門城市大腦供圖

為廈門市城市大腦協同創新產業聯盟代表單位授牌。廈門城市大腦供圖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廈門市城市大腦協同創新產業聯盟”授牌儀式。該聯盟旨在攜手城市大腦建設各生態伙伴,推動城市大腦產業企、校、事業單位之間的技術、業務交流與合作,助力高水平建設廈門城市大腦。

“加快城市大腦建設,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創新,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希望與會人員把握歷史機遇,找准發展定位,進一步深化交流、凝聚共識、加強合作,以廈門城市大腦建設為平台,不斷擴大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朋友圈”,合力打造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的廈門版本,立足廈門,推向全國,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努力為廈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貢獻數字動力。

活動期間,來自廈門市直10余家委辦局、廈門市信息中心以及城市大腦產業聯盟單位等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余乃鎏 林桂花)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