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七夕觀察:婚戀社交平台解構“樂單族”

林曉麗
2022年08月04日10:5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部分年輕人出現了“低欲望”的婚戀傾向。在這部分年輕人群體中,“寧缺毋濫”的單身“宣言”幾乎是“一呼百應”,由此衍生出了“樂單族”“孤獨經濟”等熱詞。

看似隨緣,但並不意味著低標准、無要求。在不少年輕人的婚戀“宣言”中,“沒有標准就是最高的標准”。七夕前夕,婚戀社交平台“他趣”對平台上的1000位用戶展開“單身男女婚戀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其中64%的用戶認為自己單身的原因是“尚未找到契合的靈魂伴侶”,52%的用戶選擇“社交圈小”,50%的用戶覺得是因為“擇偶標准明確,無法降低”。

“‘樂單族’不是真的追求單身,而是部分享受單身狀態、向往愛情,但更謹慎的年輕人。”作為婚戀社交平台從業者,在廈門海豹他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杰看來,90后、00后們從小就習慣了自我決斷,所以目前他們做的一種選擇就是不將就﹔另一方面,不少年輕人感受到了當下的生活成本,以及婚姻所帶來的更高成本,所以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他們未必會花那麼大的成本去“完成結婚”。

情人節期間,一婚戀社交平台推出“單身列車”。主辦方供圖

“樂單族”的背后,是對低結婚率、低生育率等社會現象的討論。今年年初,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結婚登記763.6萬對。這是在2019年跌破1000萬對、2020年跌破900萬對后,又跌破800萬對,同時也成為民政部自1986年開始公布結婚登記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

對於連年下跌的結婚率,黃俊杰認為,婚戀社交平台未必夠得上“破題之策”,但一定符合時代大勢和市場需求。也就是說,在年輕人不願意婚戀或者婚戀意願沒那麼強的情況下,婚戀社交平台通過科技手段,降低了社交的門檻,讓年輕人找到合適伴侶的可能性提高了。

這樣的觀察,源於黃俊杰在從業經歷中發現的一個問題——現在不少年輕人有很強的“社恐”心理,“這是個普遍現象,不只是存在一兩個行業裡。具體到整個婚戀場景裡,在線下的交友過程中,他們並不會那麼主動,所以特別適合在線上給這些年輕人創造一些場景進行交流。”

現實中的“社恐”者在線上的虛擬環境中更容易表達自己,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各類社交平台拓展自己的朋友圈,由此帶來的婚戀市場體量也相當可觀。根據第三方數據中心比達咨詢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隨著85后、90后人群的婚戀需求增長,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整體呈現平穩增長趨勢。2021年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達到72億元。

隨著“Z世代”進入婚戀市場,日常生活中社交虛擬化、時間碎片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一方面,線下社交的成本過高,而互聯網顯然更加滿足碎片化、高效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相對於傳統的婚戀網站的“過於老套”,“隨緣”的態度,大概注定了當代的年輕人更願意選擇社交平台來交友,而非懷有強烈動機在傳統婚戀平台上尋找伴侶。

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2021年中國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分析,由於戀愛的目的性較弱,追求興趣相投,“Z世代”較為排斥傳統的相親、婚介模式,而更易接受“強社交、弱婚戀”的泛社交方式。

“希望嘗試通過陌生人社交平台找到另一半,但是意願又沒有那麼強烈,不希望花很大代價相親,而是想在娛樂的過程中拓展一下社交圈。”黃俊杰在觀察中,逐漸摸清了當代年輕人的婚戀心態。

事實上,不同婚戀社交平台所面對的目標人群大不相同,有些主要是為了解決已過適婚適育人群的問題,有些則瞄准的是適婚適育人群。《2021年度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互聯網婚戀交友行業用戶區域分布方面,三線及以下城市佔比逐步提升,佔比已超過1/3,用戶區域分布廣泛,市場下沉明顯。

“他趣的目標人群就是鄉村、鄉鎮青年,這些群體體量大,但往往在互聯網中的聲量不大,易受忽視,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社交弱勢群體’。”黃俊杰說,“在縣城、在鄉鎮,有大量從事普通工作的年輕人,他們在線下相親的信息是錯配的,大多隻能通過親人、熟人牽線搭橋,而像他趣這樣的交友平台則可以解決信息錯配。”

在黃俊杰看來,婚戀社交平台也是婚戀市場的“去中心化”。以往,單身男女的資源都掌握在紅娘手中,紅娘希望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利,容易形成資源壟斷。婚戀社交平台則構建了包含各個圈子的開放平台,讓年輕人容易找到興趣一致的朋友。

當下,在陌生人社交中,在線“一對一”聊天看起來顯得有些過時,線上、線下之間的界限逐漸被打破。

在他趣的“單身男女婚戀觀”問卷調查中,有高達69%的用戶最常用或者最喜歡的功能是線上KTV、游戲速配等游戲化玩法。可見,婚戀社交平台上場景化、娛樂化的模式成為趨勢,婚戀交友平台探索泛社交、娛樂化產品服務加深了用戶參與度,滿足年輕群體婚戀需求。

“一旦這些場景化的游戲被嫁接到平台,就能夠讓年輕人通過游戲等場景加深了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這樣比兩個人坐在一起‘尬聊’要更快捷,更有趣一些。”黃俊杰介紹,這些年,他趣也逐步開辟了同城交友、視頻速配、家族群聊、直播互動等創新玩法。他認為,泛娛樂化、泛社交化反映了在虛擬環境下,用戶希望更真實了解對方的心態。“用戶在婚戀平台上填寫的資料、留痕、標簽等,都將通過算法畫出該用戶的‘肖像’,再通過算法實現精准推薦。因此,用戶在平台上越是真實地表露自己,就越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婚戀社交平台舉辦的線下集體飛盤活動。主辦方供圖

線上線下業務的進一步融合,也催生出新賽道,驅使婚戀社交平台積極布局線下的專場活動、主題活動等,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這些年,他趣也在探索一些線下的主題活動,例如定期舉辦集體飛盤運動、線下‘劇本殺’聯誼活動、‘心動奔現’見面活動等線下活動,給用戶提供‘奔現’的機會。”黃俊杰說。

“婚戀是個社會問題,對我們從業者而言意味著市場足夠大,至少在鄉鎮青年婚戀這一市場,目前還有很大發展潛力。希望他趣在婚戀這件具有社會價值的事情上,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遠。”黃俊杰表示。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