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圍頭“娘子軍”成兩岸民間交流排頭兵

福建泉州晉江市圍頭村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突出部,這裡與台灣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距離大金門島最近的地方。圍頭村現有常住人口6000多人,土地面積3平方公裡,這裡在1958年曾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主戰場之一,當時的圍頭村有100多名婦女踴躍支前參戰,涌現出一批“二等功臣”,其中陳淑泉、蔡玉霜、吳秋紅等巾幗英雄還曾進京接受表彰。如今的圍頭村有148對兩岸新人喜結連理,留下了許多“兩岸一家親”的海峽傳奇故事,這裡的婦聯組織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排頭兵。圍頭村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兩岸冷暖關系變化的典型縮影,被譽為“海峽第一村”。
近年來,圍頭村婦聯圍繞創新激活漁村特色的鄉村治理與便民服務,在“振興圍頭二次創業”過程中,積極參與“黨建+評先”常態化機制,不斷發動海峽姻親們投入到每月的“主題黨日”“主題村日”“綜治主題日”等五個主題活動。已連續六屆成功舉辦“海峽兩岸七夕返親節”“閩台鄉村旅游文化節”兩大對台基層交流節慶,圍頭新娘跨海過三八則打響了圍頭新娘這張“海峽牌”,省婦聯授予“鵲橋通兩岸 親情系家園”祝福牌匾。
在去年的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村婦聯主動請纓配合黨支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爭當“守護圍頭家園·呵護海峽窗口”志願者。疫情期間,圍頭村婦聯組織採用“上線、落格、進站、入戶”的網格化管控與服務,號召海內外鄉親捐款捐物,組織多支巾幗志願隊伍,分布並把守於各個防控點,參與外來人員排查、測溫、宣傳、勸導。夕陽紅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還自發籌款、為抗疫一線“執勤戰士”送飯。充分發揮了圍頭特色的“娘子軍”半邊天作用。
新冠無情兩岸有情。村婦聯倡導開展“共抗肺炎,圍頭娘家過三八,兩岸隔離隔海不隔愛”主題活動,拍攝發布村婦聯的祝福小視頻,通過“一呼百萬”圍頭新娘交流微信群隔空向“圍頭新娘”傳去“娘家人”的問候,這次線上、線下的交流活動拉近了兩岸姐妹們的情感。此外,圍頭村婦聯成立疫情防控巾幗阻擊隊,為對岸的“圍頭新娘”娘家人辦急事、辦實事,通過電話聯系、微信溝通、走訪慰問等渠道關心圍頭娘家,組織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為148個兩岸通婚家庭及“圍頭新娘”送去抗疫物資,積極為圍頭姐妹“解困”。在“一呼百萬”圍頭新娘交流微信群推送“網上祭掃”鏈接,引導圍頭新娘網上祭掃﹔積極主動關愛“圍頭娘家”的生產生活,例如,因疫情影響,有名姻親洪麗玉吃水不方便,村婦聯洪丹晶主席得知后,第一時間向村裡反映得到了支持,及時鋪設300多米管道,為其解決自來水入戶需求。婦女們的這些做法,讓洪麗玉遠在台灣的兩名女兒,圍頭新娘洪金鳳、洪明亮為之感動。
一直以來,圍頭村的姐妹們在村婦聯的組織和帶動下,推出各種新意的暖心活動,助力復工復產、鄉村振興,助推圍頭村獲得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等榮譽。圍頭村婦聯充分彰顯巾幗心向黨,被福建省婦聯先后授予閩台婦女合作發展基地、海峽兒童聯誼交流基地、福建省首批“閩台姐妹合家園”,且多次受到中國婦女報、福建日報以及學習強國等媒體的報道。如今,圍頭村婦聯正積極探索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福建“第一家園”的“圍頭海峽第一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