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展示新形象  喜迎省運會——南平市全方位推動城市顏值再升級

2022年08月11日12:26 |
小字號

今年以來,南平市在福建省住建廳服務南平工作專班的支持與指導下,全面落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以辦好省運會為契機,加強全域空間管控,從城市建設、城市美化、城市管理三個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推動南平城市品質提升,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實現更大突破。

今年1—7月,南平市共實施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項目741個,完成投資229.8億元,完成投資率73.9%,排名全省第二﹔完成規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1.49萬畝,種植楓香、千年桐、櫻花等喬灌木樹種97.47萬株,扮靚“大美南平”。6月,南平市入選首屆“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范﹔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

突出“內外兼修”,精心建設城市

以籌辦省運會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南平市多點發力,抓重點、攻難點,做好城市品質提升工作。

高質量抓實舊城改造。印發《2022年南平市舊城改造片區開發百日攻堅行動方案》,抓細抓實拆遷方案、補助標准、補償方式、安置辦法等工作。全市策劃項目42個,計劃開發面積18110畝。積極爭取上級補助和政策性金融機構貸款支持,1—7月全市城建類項目已獲得上級補助和專項債、一般債資金43.866億元,農發行、國開行、興業銀行意向貸款額度300億元。

高標准推進新城建設。結合省運會籌備工作,全市共實施469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已完工277個、正在施工192個。其中,體育中心具備測試賽條件,新區體育館等25個場館基本具備辦賽條件,旅游觀光軌道交通項目開通運營,填補福建省輕軌交通領域空白。同時,制定《南平市綠化導則》《南平中心城區(建陽)建筑風貌設計導則》等,謀劃武夷新區及建陽區的城市綠化景觀提升工作,共梳理策劃花化節點項目39個,總投資4697.12萬元。

高品質打造海綿城市。全面融入海綿城市建設,堅持打造與國家森林公園、雙世遺、生態試驗區相匹配的生態宜居環境。謀劃實施第一批海綿城市項目143個,總投資41.33億元。現已出台南平市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准規范13項、長效機制12項,建立系統化專篇項目管控體系,啟動武夷新區水之廳景觀公園二期工程、雲谷水系補水工程等示范項目建設69個,累計完成海綿投資12.57億元。

聚焦“推窗見綠”,精致美化城市

圍繞“點、線、邊”,南平市全方位高質量開展規模化花化彩化,著力展示綠色生態南平形象。

聚焦主要公園、重要酒店、高速路口“三點”進行花化彩化改造提升,打造精品綠化項目,凸顯一公園一主題特色。目前,城市重要節點補植萬壽菊、月季、海棠花等花化彩色地被5.51萬平方米。

圍繞高鐵、輕軌、公路沿線“三線”進行規劃布局,重點在輕軌沿線、高速高鐵沿線、國省道沿線、崇陽溪與麻陽溪兩岸重要節點,城村、五夫、下梅、洋庄等出省邊界,依山就勢連片種植花化彩化喬灌木樹種,凸顯閩北生態自然形象。截至目前,全市高鐵、輕軌、公路沿線規模化種植花化彩化樹種37.04萬株。

按照城市園林標准,著重對田邊、河邊及工地周邊“三邊”進行花化彩化,推動閑置土地、建筑工地、裸露山體邊坡等連片地區規模化花化彩化,串點成線成網,形成綠色生態景觀。截至目前,全市田邊、河邊及工地周邊規模化種植花化彩化樹苗48.31萬株,播撒草花籽面積116.56萬平方米﹔中心城區80個建筑工地圍擋拆除覆綠提升項目,已完工76個。

確保“常態長效”,精細管好城市

南平市切實找准、錨定城市管理短板、死角、漏洞,採取智化、序化、潔化等方式,推動城市管理進一步提質增效。

推動城市管理智慧化。依托“掌上南平”APP“隨手拍”功能,成立城市管理專項投訴信息處理中心,24小時專職線上受理,按程序分辦、催辦、督辦市容環境衛生、街面秩序、“兩違”等方面的投訴舉報信息。平台建設以來,共受理城管類“隨手拍”訴求信息1151起,辦結率100%。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建設,推動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實現與國家平台、省級平台及縣(市、區)平台的互聯互通、數據同步、業務協同。

實現空間管控規范化。城區主次干道實行網格化、定時、定人、定路段管理,強化整治佔道亂象,全面落實責任包干。著重從清理規范電線杆、戶外廣告、卷帘門、門面招牌、地下公用空間、違章搭建等方面加強城市管理管控。今年以來,整治佔道經營、店面外溢約31000處,勸導流動攤販約4000人次,整治亂堆亂建、清理小廣告約80000處,拆除戶外廣告、店牌店招1116處,拆除面積22799.55平方米。

落實環衛保潔常態化。強化源頭分類減量和日常清掃質量,全面推行“三端四定”模式,前端分類實行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監控,加快完善末端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目前,全市共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屋(亭)542座、分類桶點7284個、垃圾收運車244輛(含小型電瓶收運車50輛),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7.45%、資源化利用率63%、居民分類知曉率98.3%。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