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成功上市

人民網廈門8月31日電 發售價格為2.6元/份,募集基金份額總額為5億份,募集資金總額為13億元,盤活8.58億元存量資產……8月31日,“中金廈門安居保障性租賃住房封閉式基礎設施証券投資基金”(簡稱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在上海証券交易所舉行上市發行儀式,標志著廈門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中的“新事物”,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於2021年正式啟航。同年6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可發行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基礎設施范疇。緊抓機遇,廈門搶先布局,迅速成立公募基礎設施REITs工作推進專班全力推進。幾經努力,廈門REITs發行首戰告捷:今年7月29日,“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獲中國証監會批復通過,8月16日正式發售,8月31日成功上市發行。
資料顯示,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總協調人和獨家財務顧問,為廈門金圓集團旗下金圓統一証券,目標基礎設施資產為廈門安居集團旗下兩處優質資產——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的園博公寓和珩琦公寓,主要面向該市新就業大學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新市民群體。據悉,這兩個租賃住房項目於2020年3月竣工,為市場提供了近4700套優質租賃房源,有效緩解了廈門市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
“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的成功發行,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廈門市基礎設施REITs工作專班的全力推動和協同服務,是貫徹落實廈門市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踐成果。”廈門金圓集團副總經理、金圓統一証券董事長薛荷表示,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打通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資產上市渠道,有助於促進“投融管退”循環,構建多層次、廣覆蓋、風險可控、業務可持續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為廈門乃至國內保障性租賃住房創新投融資模式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生動樣本”,也為有力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服務模式向市場化、專業化轉型起到引領示范效應。
據悉,為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力爭到2025年新改建2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增保障性租賃房套數佔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的比例力爭達到30%。為破解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存在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等難題,同時也為探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國企改革,在國家發改委相關政策支持下,廈門著力推進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等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以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資金來源,吸引社會資本,盤活存量資產,回收資金用於新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實現投融資良性循環。
“基礎設施REITs是我市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有力舉措,利於盤活存量資產、緩解財政資金壓力、形成投資良性循環,實現讓資產變資本、推動REITs資本工具形成有效投資。”廈門市財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多年投資建設,廈門已在基礎設施領域形成一大批優質的存量資產,而除保障性租賃住房外,廈門公募基礎設施REITs市場中其他品類項目也在穩步“擴容”,有望持續“上新”。截至目前,已推出兩批次共8個REITs試點項目,涉及停車位特許經營、高速公路、產業園等領域。
不僅如此,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的成功發行,是廈門加快推進REITs項目的寫照,也是廈門投融資體制改革按下“加速鍵”的縮影。今年4月,《廈門市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實施,明確改革總體思路是以統籌資金、資產、資源為一體,以“財政政策”和“金融工具”的兩翼,放大財政配置的“乘數效應”,通過片區綜合開發、TOD綜合開發、PPP、組建城市建設投資基金、加大盤活存量資產力度等方式,拓寬城市更新資金來源,以最大限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廈門城市建設,並推動建立市場化運作、多元化籌資、法治化保障的新型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進一步打通社會資本進入通道,以滿足當前廈門地鐵、機場、跨海通道等基建項目及片區開發、產業轉型升級等巨大的資金需求。
數據顯示,改革方案落地實施4個月以來,廈門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預計今年內可引入的社會資本超過2000億元,以保障城市建設、產業升級,助推廈門大力構建“4+4+6”(四大支柱產業集群、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六個未來產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在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推動過程中,金圓集團和金圓統一証券充分發揮屬地優勢和專業特長,從前瞻性布局研究、項目方案謀劃、優質資產梳理篩選、各方溝通聯絡等方面靠前服務、主動作為,積極協調解決問題,協助各方突破項目堵點和難點,為項目順利落地、成功發行提供了有力服務保障。”廈門金圓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以中金廈門安居REIT項目成功上市發行為契機,金圓集團將繼續貫徹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積極服務和主動融入廈門市國資國企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以“打造全國一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商”為定位,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依托14張金融牌照和13個市級服務平台,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努力為廈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貢獻。(余乃鎏 曾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