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建議丨群眾為家鄉旅游發展貢獻“金點子”  福建泉州:已納入規劃參考

2023年01月29日08:4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月29日電 (林曉麗)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56項世界遺產。以此為新的起點,“世遺之城”泉州將進一步提升旅游品質,擦亮旅游品牌提上了日程。越來越多關注家鄉發展的泉州人民將目光聚焦到家鄉的“人氣”上,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為家鄉的旅游發展建言獻策,一些“好建議”“金點子”被納入到了當地發展規劃參考中。

建議建設海景觀景平台 回復:將落實規劃選址

“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這是泉州近些年規劃的重點文旅項目。該項目以門戶性、地標性節點和晉江、洛陽江沿線橋梁、兩岸樓房、駁岸要素為重點,突出展現城市地理風貌特色,豐富夜游內涵。

作為“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游玩路線的體驗者,泉州市民陳先生覺得沿線最美的夜景在泉州中央商務區,對岸的海灣大道是最佳觀景點。

“但目前海灣大道還沒有觀賞平台,很多人隻能駐足路邊觀賞夜景。”陳先生說,希望政府能夠考慮規劃讓市民有一個更好的觀賞泉州夜景的平台,同時也規劃增加一些游船碼頭。

官方回復截圖

收到陳先生的留言建議后,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表示,經了解,海灣大道確系具備觀賞泉州灣夜景的良好條件,該局將在后續的片區規劃中考慮綜合因素,落實景觀平台規劃選址工作。

建議建設“生態美學博物館” 回復:將充分吸收建議

東門窯址,位於泉州市豐澤區華大街道城東社區內,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陶瓷商品的重要生產窯場之一。泉州市民鄧先生一直很關注東門窯的研究價值和意義,他建議將清源山南麓生態修復與東門古窯址一同規劃,即通過建設泉州東門古窯生態美學博物館,對清源山南麓生態進行有機修復。

“希望這個項目能在完整保護東門古窯本體及周邊環境的前提下,延續其價值及文化內涵。”鄧先生表示,同時通過生態修復過度開發的幾處廢棄採石場石窟,將其改造為石窟生態美術館,也能夠盤活閑置土地和廢棄廠房。

官方回復截圖

鄧先生認為,泉州清源山南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過度開發,東門古窯生態美學博物館的建設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對生態進行有機修復,還可以配合市區刺桐路北拓的景觀提升和南埔山片區的整體改造,打造渾然一體的自然生態風貌,提升名勝景區清源山南麓的文旅品位。

在收到鄧先生的留言建議后,泉州市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回復表示,鄧先生建議修復的范圍位於修編版《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面望山谷景區范圍內,定位為山野健身、農事娛樂和科普教育為游賞主題的郊野休閑景區,“您的建議與修編版總規定位相吻合,待清源山總規修編批復后,編制面望山谷景區詳細規劃時,將充分吸收您的建議和意見。”

您對家鄉的發展有何期盼和建議?歡迎您掃碼留言,為了實現更好的家鄉貢獻“金點子”。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