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福州: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

2023年02月07日15: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演出現場。康磊攝

演出現場。康磊攝

人民網福州2月7日電 (錢嘉禾、實習生康磊)泱泱華夏,燦若雲霞﹔廣袤沃野,山河一家。2月6日晚,位於閩江畔的福州青年廣場燈光璀璨、樂章響徹,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

據了解,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由福建省歌舞劇院和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共同創演,由作曲家杜鳴譜曲,劇作家游暐之擔任文學撰稿、作詞,邢時苗任總導演,福州海峽交響樂團演奏。

演出由序《海的記憶》、四個樂章《故園依稀》《紅燭喜娘》《孤影離愁》《同源血脈》,以及尾聲《海峽夢圓》組成,通過海峽兩岸數十年來的歲月變遷,展現出從骨肉分離到共盼統一的濃濃情愫。

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副主任、福州海峽交響樂團團長顏寶華介紹,該作品經過近一年的排練,才在室外呈現給觀眾,且樂團中有11位台灣籍的樂手,當晚都參與了演出。“樂手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流淌著一樣的心聲,流露著一樣的情感。”

耳聞聲聲吆喝,叫賣此起彼伏。當晚,演出融合了器樂、聲樂、舞蹈、朗誦等多元藝術形式,並配合鄉音鄉風親切質朴閩話方言,以新媒體表現手法,展現出兩岸同宗同源同胞骨肉血脈相連,為觀眾帶來多維度、沉浸式的視聽體驗。

“‘回家’是生活中最日常的詞匯,演出終章一聲聲‘回家’,配合現場的煙花聲,寄托著我們呼喚親人回家的情感。”游暐之表示,無論是福州街頭原汁原味的叫賣聲,還是媽祖、布袋戲等兩岸共同的文化元素,都深深地烙印在游子心中,當晚的演出將藝術作品和現場環境結合,雅俗共賞,旨在通過兩岸共同的記憶,喚起同胞共同的情感。

本場演出在福州設立主會場,並由福州海峽交響樂團聯合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哈爾濱交響樂團、深圳大劇院愛樂樂團、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等樂團,以及香港歌劇院等台港澳的藝術家,在各地同步演出,共同奏響兩岸一家親的動人旋律。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激情開場。康磊攝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激情開場。康磊攝

第二樂章 《紅燭喜娘》。康磊攝

第二樂章 《紅燭喜娘》。康磊攝

第二樂章 《紅燭喜娘》。康磊攝

第二樂章 《紅燭喜娘》。康磊攝

第二樂章 《紅燭喜娘》。康磊攝

第三樂章 《孤影離愁》。康磊攝

第四樂章《同源血脈》。康磊攝

第四樂章《同源血脈》。康磊攝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康磊攝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康磊攝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康磊攝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奏出“家鄉記憶的回響”。康磊攝

特邀小提琴演奏。康磊攝

特邀小提琴演奏。康磊攝

尾聲 《海峽夢圓》。康磊攝

尾聲 《海峽夢圓》。康磊攝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