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的單體鳳凰體育館建成 將迎首場CBA全明星周末賽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走近位於廈門市東海岸廈門新體育中心“一場兩館”中的核心館之一鳳凰體育館,獨特的建筑外形、超大曲度的屋面和幕牆、碗狀型場芯的設計,形態有著閩南傳統大厝曲線神韻,寓古於新、大氣磅礡。據悉,廈門鳳凰體育館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單體體育館。
鳳凰體育館、白海豚游泳館及體育工藝等均由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於2020年7月承建,經過建設者們兩年多的奮斗,鳳凰體育館項目通過驗收測試,將於3月25日至26日,迎來首場CBA全明星比賽。
廈門新體育中心“一場兩館”全景。陳志堃攝
3月17日,鳳凰體育館順利開展測試賽。向冰冰攝
據了解,鳳凰體育館建筑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擁有1.8萬個固定座位和2500余個活動座位。館內,競賽場地、觀眾區域設施、賽事功能房間、消防系統已完工完善,工人們正在處理最后的保潔工作。座位配色新穎,白、粉、紅三色座椅通過巧妙穿插,形成馬賽克效果,讓整個場館更顯現代感。
鳳凰體育館內設四面約合200平方米的中央懸浮LED高清斗屏、端屏、LED環屏組,可實現現場比賽畫面與賽況播報的實時聯動。館內設多組矩陣式揚聲器組,將打造優於一級比賽場館聲學特性指標的室內擴聲系統。賽事照明系統提供六種照明模式,可滿足HDTV轉播重大國家國際比賽。
作為福建省內第一個可以實現冰籃模式轉換的體育館,館內設有長61米、寬30米的冰籃轉換場地,最快6個小時就能以綠色低碳的技術,實現冰上運動場地和籃球場地的快速轉換,可舉辦冰球、籃球、羽毛球等多種賽事。
此外,鳳凰體育館舉辦演藝活動時可設置三面台和四面台,配套演出用房和充足的吊挂條件、行業頂尖的影音設備,能滿足演唱會、話劇表演等大型演藝活動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場館內部採用運營態勢全方位可視化呈現監測系統,通過搭建5G網絡、物聯網、傳感器等數據傳輸的連接通道,可及時獲取場館實時動態信息。同時,整個場館還利用AI、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建立可視化場館調試檢測平台統一接入平台,實現對場館環境變化、能耗信息、空間使用、設備狀態、安防預警、賽事信息的可視化呈現。據新體育中心項目機電負責人介紹,通過數據驅動,可為新體育中心的賽事舉行和日常運營管理提供更精准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如此多功能的體育場館,其建成並非一朝一夕。
據介紹,三年前的盛夏,自第一根基樁置地沉入,鳳凰體育館項目的承建方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秉持“至精至誠 愛拼會贏”的子企業文化品格和“一流品質 一流服務”的履約理念,聚焦工期、質量和安全生產,集中力量,調集最優資源,建立大生產體系,實行全面計劃管理,通過精細化施工、精益化管理,持續提升工程品質,全力打造標杆體育場館。
該項目位於翔安區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片區,總建筑面積約23.04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場地臨海,跨越不同地貌單元,岩層坡度大且孤石率高,土質包含深厚淤泥層、砂層,地勘報告顯示地下水干濕交替具有強腐蝕性,施工難度大。“地勘報告沒辦法對整個建設場地的情況進行分析,樁基施工存在不可預見性,成樁質量成為難點所在。”
場館內工人正在對座椅進行保潔。林林攝
為確保樁基沉樁質量,項目團隊成立技術攻堅黨員突擊隊,多次組織建設、設計、地勘、監理單位、岩土專家召開樁基工程專題會議,根據實際情況做針對性部署,分區重新劃定施工方式,將部分錘擊法施工優化為旋挖植樁法,採用植樁法施工及長螺旋引孔措施,確保樁基沉樁質量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
“這是一種新型濱海環境預制管樁沉樁技術,它不僅能以旋挖的方式穿透孤石阻攔,還能把樁周混凝土、預制管樁的優勢結合在一起,使樁基在腐蝕環境下的耐久性得到提升,單樁承載力更是翻了一番,具有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優點。”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該施工工藝是福建省首次大面積使用,為福建省工藝推廣提供參考,獲評“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一等獎、“龍圖杯”全國BIM大賽一等獎等。
“項目團隊聚焦科技賦能,應用濱海環境預制管樁植入法施工技術、體育場館BIM+信息化集成施工技術、鋼屋蓋高效提升施工技術、異形雙曲金屬屋面施工技術、裝配式清水混凝土看台板施工技術等十項關鍵施工技術,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工程建設。”項目技術負責人說。
為保障項目如期投入使用,2023年春節期間,項目團隊提前協調好人員、機械、建材等要素,做好保障工作,從除夕到大年初六,共有900多名施工人員堅守在第一線,搶工期抓生產。
鳳凰體育館生產經理柯文賓介紹,自2020年進場施工以來,他已經在項目度過了三個春節。從樁基施工到粗具雛形,再到場館施工進入尾聲,他都全程參與。
“場館內固定座椅的骨架已經全部安裝完畢,位於頂棚中央的斗屏正在播放視頻,和環繞場館一圈的環屏搭配起來,烘托出熱烈的氛圍,場館內的面層安裝以及屏幕都已完成點對點的調試。”柯文賓說。
館內左右兩側分別為活動看台座椅的展開和收起形態。孫曉玲攝
據了解,為保証資源合理化利用,保障“一館多用”的實現,該場館採用固定看台和活動看台相結合,活動看台座椅分為20排的高區活動看台,8排的低區活動看台,總共有2524個座位。採用大空間活動看台自動伸縮式技術,在不同賽事模式下自動展開或收起,可實現“八排化一排”,為比賽場地騰出空間,甚至還能臨時搭建起一套標准200米短道速滑賽道。
鳳凰體育館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演藝活動之余,其各項惠民功能還將得到進一步延伸,白海豚游泳館的建設正有序進行。
“廈門新體育中心項目建成對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內涵、豐富群眾體育文化生活、提高群眾幸福感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金兵表示,廈門新體育中心的建成將為全民健身提供場地保障,同時還帶動周邊交通條件、運動設施、配套商業發展,成為展示廈門國際形象與城市魅力的地標建筑。
“我們將繼續深耕廈門沃土,積極參與‘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建設,秉承精益管理,推動優質履約,擦亮中建四局匠心筑造名片。”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平說。(林林 趙楠 楊海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