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共有16个城中村(村改居)社区,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面对这场突而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委、区政府紧盯这个重点区域,将城中村小组建成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多措并举,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织密“防疫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优势,将防疫关口从城中村(村改居)社区前移至小组,做到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全区121个小组(自然社)全部建立由党支部牵头、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织密建强疫情防控工作网。工作组在街道、社区的指导下负责抓好城中村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人员排查、应急处理、消毒消杀等工作。高林社区创新1234工作法,即由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做好线上线下两种检测,人员三班倒全时在岗,建立社区工作人员、联防队员、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四支队伍,把防控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组建“突击队”。在社区党委、小组党支部的发动组织下,各城中村的党员们戴上党徽、传输红马甲,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当先锋作表率。看到党员行动起来,众多志愿者、房东、妇女代表、居民代表等纷纷响应,放弃休假,不分昼夜,在党员的带领下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厦门岛内最大“城中村”—高殿社区组织了400余名党员与居民代表参与防疫,开展“地毯式”摸排、宣传劝导等,将2400多名返乡探亲的重点区域人员分解到15个小组,各小组再将名单分解到110个居民代表手中,逐一打电话排查情况。
严控“生命线”。按照全区“八个抓”工作措施要求,逐级建立分片包干制度,全面做好城中村的正面宣传、半封闭管理、人员排查、消毒消杀等防控工作,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全区城中村共设立了119个体温检测点,高殿社区封闭出入口116个,马垅社区共封闭出入口15个。马垅社区还在30个垃圾分类点均设置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避免二次污染,规范口罩收运处置;每天对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点、自我隔离区域楼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消杀。
共筑“爱心圆”。大力加强“爱心湖里”建设,坚持做到防控与关爱同行,各级党组织、广大居民群众主动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温暖、解难题,形成了关心关爱、互帮互助、同心战“疫”的浓厚氛围。区、街两级积极为城中村各值班点配送口罩、军大衣、电暖气、电热水壶、保温壶等物品。殿前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洪党阳带领医护人员到辖区各城中村指导一线工作人员正确戴口罩、使用红外线体温仪、做好消毒等。马垅社党员、小组长陈宏进走遍周围药店,联系遍身边朋友,将来之不易的10副红外线体温枪全数贡献给社区。马垅社几位居民自己带米带油、买菜下厨,架起简易“爱心厨房”,为一线工作人员解决用餐难题。(孙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