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展墓、礼敬先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今年清明节期间,受疫情影响,人们祭扫的方式更加多元,不仅有公祭、代祭扫、云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还有不少人选择居家祭拜、微信追思。虽然祭扫的形式改变了,但是不变的是缅怀逝者、慎终追远的心意和情感。
微信群里寄托哀思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一杯杏花酒,满盏敬故人。”4日上午,家住丰泽区的潘老先生在家族微信群里发文表达哀思。
以往每年清明节,70多岁的潘老先生都会与家人一起,带上祭品,驱车回南安老家,与家族亲人一同上山扫墓。“今年清明期间,全市各地暂停现场祭扫,严禁上山祭扫,在疫情特殊时期,我们也理解,所以提前拟好悼念先祖的小短文,在清明节当天发送,和群里的亲友一起缅怀故人。”
除了微信群、朋友圈,许多市民还通过其他线上渠道寄托哀思,如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联合推出的“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奠活动,本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的“清明云祭 缅怀故人”云祭平台,泉州宏福园开辟的网上追思纪念馆,南安梅陵古园推出“2020年清明网络祭祀平台”等,通过点击鼠标,献一束鲜花、点一支蜡烛、留一个祝福,祭奠英烈,缅怀先辈。
居家追思文明祭扫
前日上午,家住中心市区东美小区的王婆婆一早就在家里忙碌着,糕点、水果、菜肴、鲜花等各式祭品摆上桌,祭拜祖先。“泉州市区居家追思,大多都是这样,奉祭品、寄哀思,不放鞭炮,文明祭扫。”丰泽区泉秀街道泉淮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志忍说。
每年清明节期间,鲤城区中山路水门巷的鸿记传统糕点店生意十分火爆,今年也不例外。店老板留章鸿说:“很多居民都会买一些祭拜用的糕点,特别是前两天,生意很好,糕点刚做好,就被人买走。疫情特殊时期,大家不能外出祭扫,很多居民选择在家里祭拜。”市区南俊巷一家花店员工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时候菊花花篮、花束销量很好,今年花篮花束无人问津,多数客人买三五枝菊花回家祭拜。
清明食俗热情不减
在这个特殊的清明假期,食俗依然不变。这两天,尽管时不时飘着细雨和冷风,丝毫没有降低市民吃润饼菜的热情。
前日上午10点多,阴雨阵阵,气温较低,在中心市区西街,行人不多,但在三家制售润饼皮店铺前排起的长龙却特别惹眼。人们戴着口罩,撑着雨伞或是穿着雨衣,排队购买润饼皮。
“老板,来3斤润饼皮。”市民王女士在亚佛润饼皮店铺前排队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她了。王女士告诉记者,3斤润饼皮里面有两斤是帮邻居买的,“吃了润饼菜,才算过清明节”。在老金钟润饼皮店排队购买润饼皮的何先生,打算买40张润饼皮:“今年我们没有去扫墓,兄弟和父母聚在一起吃润饼菜!”(泉州晚报 记者 陈凌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