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坚守,光泽山坊村的垃圾分类之道

2020年05月15日08:49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三年坚守,山坊村的垃圾分类之道

  美丽的山坊村村口

  村民用可回收垃圾兑换日用品。

  保洁员上门收集厨余垃圾。

  这几口“沤肥池”便是厨余垃圾处理转化点。

  世上本来无垃圾,只是因为放错了地方。怎样才能让垃圾各归其所、各尽其用呢?

  这个困扰着城乡的“垃圾分类”,在光泽县一个偏僻分散的山村找到了答案。

  村下派党支部书记何绍林说——

  分类,其实不简单

  山坊二组蔡金爱家就在村部出路的边上。厨房紧挨路边,大门也朝着拐过的路边。蔡金爱每天必做四件事:地上一有垃圾就清扫并倒进桶里;纸、塑等包装物定点归整码好;剩菜剩饭等点滴入桶;电池、药瓶等一律放进一个陶缸里。年近古稀的蔡大妈说,本来难看、难闻、有害的各类垃圾,现在各归其位,再经过分级处理,就变成资源了。

  在山坊村,像蔡大妈这样能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的家庭,并不是个别。

  何绍林说,垃圾分类,其实远远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从乱丢乱倒到垃圾不落地,再到分类存放、源头减量,说起来就那么几句话,做起来却是改变自古以来形成的习惯,是一场革命性的改变。啥叫“革命”?就是做起来难得要命的事情。

  山坊村距光泽县城40多公里,18个村民小组散落于31平方公里的大山各处,486户1875人,真正在家的不足200户600人。要在这样一个偏远、分散、老人居多的地方搞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当时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设施投入大,二是居住分散难管理,三是老人居多,接受新事物难。

  怎样变上头的要求为村民的行动?省下派第一书记余真榕说——

  做好,靠激励引导

  在山坊村口的城司公路边上,靠山建了一个三格净化池,山坊人都叫它“沤肥池”。自2017年初建成后,它便成了山坊村的厨余垃圾处理转化点。老人王伙旺是山坊一组的保洁员,每隔两三天就挑两只桶逐户去收集厨余垃圾,然后送到沤肥池,三年时间下来,已成职业习惯了。他说,这一好习惯能形成,全靠村里有一整套的引导激励措施。

  本来生活所产生的剩余物就是不受待见之物,所以才被随手丢、随手倒,以致居所环境变得脏乱差。要分类归集不落地,虽只是举手之劳,但习惯之变需内动力和外压力合力才能养成。余真榕说,为了实现“垃圾分类减量”目标,村里在原来按组聘保洁员、按户发垃圾桶的基础上,2017年升级为每户发一个湿桶和一个干桶,保洁员的职责也在单一清扫的基础上增加了厨余垃圾收集及送沤肥池处理。

  要过河,先架好桥,但要让人都从桥上到达对岸,还需有个吸引点。厨余垃圾有个沤肥池,就地转化成了有机肥,可回收垃圾立个“用废品换日用品”制度,当场废品就兑换成肥皂、手纸、打火机等用品,加上清扫出的地面垃圾和有害垃圾有专人收集运送处理,全村垃圾之困便有了化解的基础。

  怎样才能将好做法形成常态化?村主任张小平说——

  习惯,靠持续养成

  采访那天,正碰上山坊村用废品兑换日用品。七八位中老年妇女用编织袋提着各式酒瓶、塑料、纸质制品,排着队从村干部手中兑换相应的日用品。回收的废品被放进一辆小农用车斗里。刚用酒瓶换来肥皂的李伙凤说,以前酒喝完,瓶子随手丢,踩到了摔人,打破了比刀还利,既伤人又碍眼,现在定时拿到村里来换东西。“村里这样做三年了,我家也三年没额外再花钱买洗洁用品了。”

  时间是最好的习惯养成老师。这三年来,靠什么实现“一以贯之”?关键是“有人一直在做”,这就是有一套激励、监督的制度在起作用。如保洁员的月查、季评、年总评制度,好的季小奖、年大奖,差的月警告、季扣工资、年撤换。三年下来,全村先后换了5个保洁员。这还不够,村里还组织了由包组干部和聘用村民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减量监督员队伍,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何绍林说,利益导向、考评兑现、监管机制“三个到了位”,分类减量就能习以为常了。

  山坊村的垃圾分类减量具体效果怎样?负责全村垃圾清运的张小雄说,没分类前,两天一车垃圾堆满满的。分类后,厨余垃圾变有机肥了,可回收垃圾在村级就兑换分流了,就剩有害垃圾和地面清扫垃圾要专门运送,三天一车还浅浅的。

  采访手记>>>

  责任+智慧=最有效

  采访山坊村垃圾分类减量时,脑子里一直浮现出儿时四处可见的用垃圾灰种菜、种田埂豆的场景,以及用火笼罩住小孩粪便不让狗吃,留着当肥用的故事。

  说实在的,在塑料和各种包装物尚未出现之前,农村人是没有什么“垃圾”“废品”概念的。因为垃圾一经火烧就化为有机肥了,在没化肥的时代,垃圾是个宝。

  如今,昔日的“宝”为何变得让人难以容忍?

  一是垃圾种类多,各种塑料袋、塑料布睁眼便见,多种木质、纸质包装物和玻璃瓶到处皆是,尤其各种药瓶、电池、针剂瓶(管)也下到了农家。这让本来生态极好的农村变得“脏乱差毒”起来了。

  二是人往城里走,村庄人气少了,种作物用化肥、农药,垃圾成真垃圾。本来沼气池可变废为宝,也因人口少、不养牲畜等变废池了。于是“垃圾围村”变成了人居环境的大敌,必歼之。

  一边是垃圾围村之困,一边是自古以来形成的随意乱丢、乱倒、乱放的陋习难以改变。扭转惯性需要契机。契机有中央至地方的重视和支持,可到将目标变现的村级怎么做?是被动地按部就班,图一时的交账,还是因地制宜创新出既切合实际,又能持续有效的办法来?

  一口沤肥池,将发臭的厨余垃圾变成了有机肥;废品换日用品,既让废品变用品了,还为垃圾处理减了量,村级也从卖废品中积聚了买兑换物的经费。一整套垃圾分类减量的激励、监管制度,让本来难做的工作变得扎实、常态而有效。

  山坊村的垃圾治理之道说明:责任的、智慧的,才是最有效的。

(责编:陈蓝燕、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