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持续将小微水体治理向村级推进 提高居民幸福感

2020年05月22日17:17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初夏,走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吕塘社区林边池塘,水鸟在上空盘旋,周边不时有居民带着孩童散步嬉戏。作为林边村1000多名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水点,这个池塘一个多月前还是蚊蝇滋生的黑臭水体。

如何围绕一潭碧水做文章,造福一方百姓?据悉,翔安区将河长制工作持续向村级推进,把“河长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创新融入小微水体整治。治理小微水体,除了注重“水”体本身治理,翔安区还在“岸”上下足功夫。

积极督办:黑臭“消污塘”彻底变身

“这个池塘我们建村以来就有了,是消纳村民生活污水的‘消污塘’。”住在池塘边的洪老先生说。

今年4月份,翔安区河长办立即督办落实。“由于淤泥过深,清淤工作刻不容缓。”吕塘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柳江兵透露,两台挖掘机同时作业了几天才彻底清除了池塘里长年累月淤积的污染物,池底和周边也进行了消毒。

15天清淤让村民乐享夏日

小微水体是水系的“毛细血管”,规模小、数量多,却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位于马巷镇城场社区的一口鱼塘也是小微水体整治的缩影。

“原来这里有人承包了养鱼,几年前居民开始排入生活污水、乱倒生活垃圾,导致鱼塘发黑发臭。”居民林堤近就住在鱼塘附近,他说,看着治理项目的工作人员清垃圾就用了15天,一些废旧沙发、床垫等也被捞了上来。正是如此彻底的清淤作业,才让他们现在能过上干净、清爽的夏天。

负责该池塘治理项目的工程师叶海滨介绍,该池塘为内源性污染,他们定期投加底泥钝化剂、除臭药剂、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等,并对水体进行曝气充氧,强化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水质长治久清。

治水还要在“岸”上下功夫

今年小微水体整治成效已列入翔安区对镇河长制考核内容,这充分增强了基层整治小微水体的责任感,调动了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为此,区市政园林局已经投入1900余万元,对全区所有管网开展一次彻底排查,制定了3年改造计划,强化小微水体日常管理,实现小微水体“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水质无黑臭)”目标。

治理小微水体,除了注重“水”,翔安区还在“岸”上下功夫。为保证治理成效长期保持,翔安区着重污染源调查,动员村居百姓提高环保意识,把污染源分为农村生活污水、小作坊废水污染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三大类,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悉,在去年完成120处小微水体整治的基础上,今年翔安区河长办再次开展3轮摸排,共排查出受污染小微水体295处。截至4月23日,翔安区已整改完成113处,占计划整改量的38.31%。(余庆东、杜康、郑燕玲)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