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后人和专家在现场察看 廖培煌摄
20多件珍贵的陵墓石构件,湮没于历史潮流中,偶然的机会,后人重新发现了它们的踪迹。近日,刘望海文物史迹保护管理小组的刘良州等人致电媒体反映,他们宗亲在惠安县城平山一带的桥上和路下,发现20多件刘氏先人陵墓石构件,而这些石构件已“消失”半个多世纪了。
陵墓的文笔石,已成为建桥材料 廖培煌摄
20多件精美石构件 成路桥建筑材料
今年76岁的刘良州是明代名宦刘望海第22代嫡孙,担任刘望海文物史迹保护管理小组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刘望海文物史迹保护工作。发现为数众多的陵墓石雕,刘良州用“喜出望外”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当天上午10点,在刘良州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惠安县城平山一个果林场附近。在上平山的山路一座桥头,护栏各竖立着一只石狮子,在另一侧桥头,则各立有一根石文笔。石狮加上底座高约1.2米,石文笔高1米左右。石雕花岗岩材质,在岁月的浸洗之下,它们和筑桥的花岗岩几乎融为一体。
数量更多的石雕则藏身于不远处的果林场。这个果林场,早年和山丘的其他地带,一并做过林场、奶牛场等农林场所。石雕就在果林场后方的“围墙”,它们镶嵌在围墙上,而这片围墙,又同时是果林场外上山公路的路基。
可以看到,这片石构件有20多件,组成一面“石雕墙”。其中,有8块堵石(也就是墓围的浮雕石刻),6大2小。大堵石每块宽0.5米左右,长分别为1.3米、1.1米、1.0米;另外还有10多块榫卯石构件。这8块堵石上面有半浮雕的凤凰、喜鹊等动物,还有梅花、石榴等花卉。虽然距离它们雕塑的年代已远,有所风化,但从较为清晰完整的图案中可以看到,不少石雕图案精美、动物形态逼真。
半浮雕上的植物图案 廖培煌摄
陵墓石雕被拆走 已“消失”50多年
这些石雕是哪里来的,怎么会被当成铺路修桥的材料?
刘良州说,他们的先人刘会,也就是刘望海,明朝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七省按察使,他的墓在洛阳,故居在惠安县城的团结巷。刘望海的后人中,也有出仕或显贵的,逝后陵墓建在平山一带。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历史因素,刘氏先人的陵墓石构件,被当地群众拆除,用做修桥、筑路的石头材料。“50多年来,我们一直不知道它们的去向,以为‘石沉大海’,不会再现天日了。”刘良州感慨地说,前段时间有消息传出,有人到果林场一带游走,相中了这些石雕,想买走,但被果林场经营者婉拒了。当地一名80岁的老人,早年曾参与过筑路,他清楚地记得,他到过刘氏先人的陵墓拆卸“石头”拉去铺路建桥。在向老人求证后,刘良州当即赶到现场查看究竟。
刘良州说,刘氏先人陵墓为石构造,散落的一件石构件与这些石雕材质一样;陵墓距离发现石雕的公路和桥梁不远,这些石雕应该就是陵墓的组成部分。
石狮子成为建桥材料 廖培煌摄
石构件属明清时期 后人拟恢复原貌
泉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林德民介绍,这些石构件都是花岗岩,分布在陵墓的3级墓埕和须弥座,具有榫卯结构,雕有瑞兽、吉祥花卉等。从石头的材质、雕刻风格、制作特征等来看,应该是明清时期的石雕,不过因为没有墓志铭、典籍等资料佐证,具体纪年无法得知。
泉州市文博研究员黄真真说,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变,存留完整的古代墓葬、石雕构件越来越少。而祖先陵墓是家族的根,往往架起海内外后裔寻根谒祖的桥梁。如果有可能,将这些旧构件收集起来,恢复原有的样貌,也是缅怀祖先、记住“乡愁”的方式。
刘良州说,经过宗亲们初步商议,他们打算将这些石构件收集保存,后续送回先人陵墓,尽量按照原先风貌进行修缮。刘氏后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予以支持。
相关链接
刘望海
刘会(1542—1617),字逢甲,号望海,惠安县螺城镇西北街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初任浙江萧山县令。此地位于浙江北部,因临江靠水,常有洪患成灾,五谷失收,百姓遭受苦难。刘望海到任后,发动百姓砌石筑堤,兴修水利,既治了水患,又增加良田数百顷。因功绩被朝廷擢升巡视京营,历南北京畿,为总宪侍御之职,后累官至七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按察使。
刘望海当了18年七省按察使,还奏请太子设堂讲学,培养栋梁人才,铲除污吏,推行廉政,筑堤防洪,兴修水利,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浙江、云南都建有生祠祀之。而故里惠安县的乡亲,也不忘刘望海的恩德,集资在风光秀美的科山建“报德祠”。(廖培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