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纵横是泉州鲤城老城区特有的风貌,巷里生活热热闹闹却也潜藏着不少治理难题,或是邻里纠纷,或涉及公共利益……以往群众反映诉求总要层层上报,解决起来颇费周折。为此,泉州市鲤城区结合“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探索实施了“党员街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街巷有了“管家”,治理触角延伸到了街头巷尾,激活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目前,鲤城区已在老城区4个街道32条背街小巷推行“党员街巷长制”工作。
小巷“管家”为大家
小巷“管家”为“大家”,鲤城的“党员街巷长”们来自于居民群众,服务于居民群众,他们日常走街串巷、进居入户,以“火眼金睛”和“绣花”心思,为大家化纠纷、解难题。
交通问题一直是小街巷的治理难题,老城区不少学校都处于小巷中,为了守护孩子上下学的“平安路”,鲤中街道通政社区街巷长同学校周边居民党员、学生家长等自发组建了“党员护学岗”,对来往车辆进行文明劝导,维护上下学期间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出行。同时,还积极协助社区落实校园周边“五小”行业复工防疫工作,发动志愿者参与校园周边秩序巡查,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协助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助力学校返学复课有序进行。
除了返学复课,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鲤城区“党员街巷长”们发挥了积极作用,排查、宣传、释疑……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力量。此外,鲤城区还设立了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联席分会、“街巷议事厅”等阵地。依托党员街巷长的优势资源,共同协商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即时调处群众矛盾纠纷,2019年以来,全区36条街巷共帮助解决居民矛盾纠纷102件,解决居民反映问题137件。
共治自治“微循环”
鲤城区以“党员街巷长制”为切入点,积极整合资源,集结多方力量,打通党建引领基层共治自治微循环,调动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针对辖区古厝多、店铺集中,居民、商户用电需求大等情况,开元街道新春社区与供电公司开展联建共建,将“供电网格长”纳入街巷管理服务团队,共同服务片区用电安全。新春社区共有6名“街巷长”,只要了解到居民有供电服务需求,街巷长便第一时间通知社区供电网格长,免去居民报送程序,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该社区还在街巷设立2处供电便民服务站点,常态化开展公共用电优化提升服务和古大厝用电安全整治,保障老旧街巷用电安全。
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是鲤城区“党员街巷长”制度的有益补充,该团队吸纳片区医生、民警、城管、金融助理、驻辖区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等工作力量,在街巷中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服务。截至目前,鲤城全区共组建了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32支。
传承文化扬新风
鲤城的“党员街巷长”们不仅是街巷事务的“治理”能手,还是文化传承的宣传者、文明新风的实践者,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带动居民活跃街巷气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日前,海滨街道海清社区党支部在金鱼巷开展了一场“古巷打卡说家风,商家联盟传欢乐”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亲子游戏的方式展开,在金鱼巷和中山中路参与活动的商铺内完成打卡游戏、获得印章、领取奖品。活动还在金鱼巷党员巷长室设置了“好家风、好家教”读书角,为参与活动的家庭提供休憩之地,引导孩子们阅读书籍、制作手抄报,让良好家风和书香阅读的教育潜移默化走入孩子心中。
鲤城区还结合“党建+古城文旅”,依托街巷内商家联盟、街巷议事厅等载体,推动街巷内文旅商户议事共建,定期联合开展主题沙龙、摄影展等活动,激活古城文旅产业氛围,如引导青年创客等在青龙巷等一批古街巷中进行党建墙绘,邀请街巷长担任古城讲解员、古厝守护者,举办“古城逗阵行”等各类活动,增强党建引领古城文化传承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