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点亮昔日古城门 “城门讲古”定期开演

2020年09月30日10:58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点亮泉山门,仪式上二十四节气鼓表演。陈丽娟摄
点亮泉山门,仪式上二十四节气鼓表演。陈丽娟摄

人民网泉州9月30日电(刘燕婷)城门,是一座城的标志,是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9日晚,在福建泉州,一座始建于唐朝,自2002年底动工重建并于近期完成保护性修缮的城门——“泉山门”,在时隔多年后,首次对外开放。

在当晚的“城门讲古开机暨点亮泉山门仪式”里,二十四节令鼓《律动山海》以恢弘的鼓乐开场,凸显城门的古朴厚重;鼓声落下,泉州讲古人杨江东、王培焕登上城门阁楼,用“闽南四句”传递古老城门今始为君开的喜乐;城楼下,闽南童谣声声入耳,诠释了泉州方言的独特魅力。在3D光影的映射中,“泉山门”以幻彩的姿态呈现在市民、游客面前,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温陵之有北楼,犹武昌之有南楼也。”南宋诗人王十朋在《重修北楼记》中写道的“北楼”便是泉山门。自唐代以来,泉州城垣历经故城、子城、衙城、罗城、新罗城5个时期,各时期都筑有城门,至今仍有许多遗址留存。泉山门是唐代泉州子城的北城门,也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古城门。泉山门墙体采用青砖垒砌,搭配仿古灰瓦,颇具唐风古韵。城楼四面环绕木栏,门洞过道嵌有唐子城、宋罗城修城古砖,门楼有匾,北为“三台拱秀”,南为“万井烟景”。

为更好地发掘城门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此次全面开放的泉山门,将被打造为城市公益空间,并引入闽南语栏目《泉州讲古》。栏目今后将每周定期在城门录制《泉州讲古·城门系列》节目,市民、游客皆可前来喝茶听讲古,与讲古人互动。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遍布泉城,这是个有一肚子故事的古城,需要大家讲出去,让来客更好品味泉州。泉山门建在当时古城的制高点上,讲古人将借着这个平台,把泉州故事讲得更好,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泉州古城办主任、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李伯群在点亮仪式上表示。

此次活动由泉州古城办、泉州文旅集团主办。开放后的泉山门将成古城的又一打卡地标,并将激活古早的城市记忆,也是近年来泉州打造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魂留乡愁”模式实践的又一个缩影。

(责编:吴舟、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