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厦门港发祥地沙坡尾:传统与现代融合 古朴与时尚共生
醉美沙坡尾。尚振华摄
2010年5月28日,如今已是厦门地标性建筑、被称为“双子塔”的世茂海峡大厦奠基开工。彼时,随着这座楼宇不断长高,位于对岸的思明区厦港街道沙坡尾片区也开始改头换面。
沙坡尾,因地处厦门岛南部沙滩的最末端,再加上各处沙子汇流于此聚集成一段沙坡,而得名。作为厦门开洋通商的重要港口,它是老厦门港源起之地,400年前就蜚声世界。
沙坡尾是老厦门港源起之地。余承攀摄
一直生活在沙坡尾的王耀南见证了这个古老渔港的辉煌。“这里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由于沙坡尾不冻少淤,它很早就成为发展渔业、贸易的理想地点。”王耀南说,沙坡尾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是厦门港的起源和渔港文化的见证。那时沿岸的渔船早出晚归,每到傍晚便是南北采捕、鱼贯而回的热闹场面,街巷中飘荡着满满海味。
据悉,从明朝开始,沙坡尾一带就开始形成渔港聚落。明末清初以后,由于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相继没落,闽南一带的渔民不断在沙坡尾一带聚集、停泊,自发形成较大规模的渔业生产、销售基地。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在鹭江之滨修建堤岸和道路,利用沙坡尾一带的沙滩地势和厦门船坞的原有设施,建起一座较为正规的避风坞,可供120艘大型渔船避风停靠。此后,渔业不断向沙坡尾转移、聚集,沙坡尾也迎来辉煌的篇章。
醉美沙坡尾。余承攀摄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发展与渔业转型,沙坡尾的本地渔船大都不再捕捞,这里也随之日渐衰落。一方面,拥有几百年沉淀的沙坡尾,成为厦门这座城市的活态文化遗产,吸引众多学术界、文艺界人士的关注;另一方面,它已落后于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自身作为渔港的功能也难以为继。
改造迫在眉睫。但如何改,成为一道难题。
2015年6月10日,沙坡尾正式开始封闭整治。“改造工作充分挖掘沙坡尾作为一座复合型都市渔港文化遗产的独特资源,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的渔港和闽南特色骑楼文化,走上一条保护性开发的道路。”曾负责沙波尾提升改造工作的张世标说,一方面通过整治坞内水域、保护旧建筑风貌和开发工业产房,全面复原沙坡尾旧貌,传承古风古味的昔年渔港;一方面引进全新业态,将传统闽南特色与现代艺术感相结合,打造厦门多样文化的地标。
如今,沙坡尾已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网红打卡地”。余承攀摄
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首个示范项目艺术西区是提升改造的典范。“艺术西区所在地原厦门水产冷冻厂一度是荒置的旧厂房。我们在充分保留原有厂房结构、风貌的基础上,导入多样化的新潮文艺业态,成功盘活这块沉睡的资源。”张世标表示,沙波尾规划在商业业态上做出引进40%新业态、更新30%旧业态、保留30%老业态的方案,艺术西区就是新业态的代表,也是整个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的成功示范点。
改造完成的艺术西区,每天华灯初上便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也照亮了整个沙坡尾的夜。在这里每周都有免费的艺术工作室活动,每月都会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年轻人在潮牌店挑选心仪衣物,呼朋引伴体验密室和桌游带来的乐趣……2014年以来,艺术西区获得“厦门首个年轻文化艺术园区”“厦门夜游推荐打卡点”、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精品目的地大奖”等多项荣誉。
沙坡尾上的石牌坊与厦门地标性建筑相衬。余承攀摄
传统与创意相融、保护与开发并举,2017年,沙坡尾有机更新宣告完成,迎来新生,避风坞焕然一新,却毫不陌生,往昔的点滴回忆,在一砖一瓦间都触手可及。
坐在装修别致的咖啡馆里,细细品味一杯;逛逛杂货铺,跟随风车、斗笠、瓷杯等老物件来一场时光穿越;走在避风坞的石板路上,感受“渔歌唱响”的景象;一旁的朝宗宫、戏台和牌坊,凝固了千千万万出海侨民的乡愁;对岸高耸接天的厦门地标建筑物世茂海峡大厦,抻开了视野的维度……
如今,导入创意产业、融入文化内涵、挖掘本土特色的沙坡尾,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是游客心中必“打卡”的“网红地”。
在沙坡尾改造提升中,对本土味的重视始终如一。余承攀摄
“沙坡尾的变身不是简单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渔港和骑楼文化,又导入创意产业,将闽南特色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看来,独特的避风坞、渔船等渔港印记,渔业文化、造船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沙坡尾最宝贵的财富与最大魅力。展现在地文化,突出海洋特色,在沙坡尾改造提升中,对本土味的重视始终如一。
如今,再次走在街头,地道的沙坡尾人王耀南感觉陌生又熟悉——精致、文艺、时尚的主基调让曾经没落的老渔港生机勃勃、焕然一新,而细细品味,本土文化又蕴藏于城市肌理中,依旧散发着让人倍感亲切的海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