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紅色工匠

2020年07月08日15:50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立足紅土地,突出“紅”的特色,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優勢,堅持以“弘毅篤行、技精業成”為校訓,將“培養一技在手的現代陽光工匠”作為目標,積極回應時代提倡的工匠精神。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在將具有紅色基因特質的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教育教學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位一體”紅色基因特質工匠精神培育體系。

積極弘揚紅色文化和工匠精神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景觀建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獲得提升。通過宣傳欄、板報、校園網、公眾號等大力宣傳“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化於文”等工匠精神內涵,通過開展職業教育開放周、“五個一”主題教育活動,大力營造校園工匠精神文化氛圍。

學校開展 “紅土工匠之聲”合唱比賽,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園文化

同時,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將紅色文化、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促進紅色文化、工匠精神與專業課程、思政課程和日常教育相結合﹔積極推動紅色文化和工匠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將二者融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積極推動紅色基因與工匠精神培育有機融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扎實培養學生的 “為人之德、為業之道、為事之術”,充分體現紅色基因特質之“特”,如特別愛專業、特別能吃苦、特別講認真等。

學校校本教材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工匠精神》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還將紅色文化、工匠精神滲入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帶著任務參觀博物館、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結合思政課內容開展現場主題教學。利用寒暑假等節假日,組織開展重走紅軍路,尋訪老革命老黨員,調研紅色人物,搜集整理紅土地上的紅色故事、歌謠、傳奇等。結合有利時機,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紅土情懷和工匠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和文體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紅色校園文化活動,寓教於樂,凝聚人心。

在古田會址開展紅土情懷主題教育活動,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社會實踐

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顯著增強

以校級技能大賽和特長生工作室為平台,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保障激勵機制。成立“汽車檢測與維修”“化工生產技術”等50個特長生工作室,組織校級職業技能大賽,著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

《唱響主旋律,弘揚核心價值觀——記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紅古田”學生 合唱團》《紅色資源開發運用策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紅色 文化基因融入大學生血脈》分別入選福建省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類、實踐育人類、教學活動類優秀案例。《用老區精神培育大學生人文素質》榮獲福建省2015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 等獎。2017年11月,由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承接的市級橫向科研項目(課題)成果《龍岩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被福建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批准。《深化文化育人管理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綜合素養——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全面實施 “第三本証書”制度》通過教育廳專家論証,推薦申報教育部高校管理工作典型案例。

紅色基因特質的工匠精神,因其“紅”的精神特質和所具有的主流性、時代性、職業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等特征,對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對學生人文素質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具有獨特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