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味之上 更有琅琅書聲

2020年08月19日10:15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煙火味之上,更有琅琅書聲

藏天園集市吸引了不少壽山石愛好者。福建日報記者 吳恩兒 攝

在家長鼓勵下,小朋友參加夜讀朗誦。福建日報記者 吳恩兒 攝

說起夜市,你會想起什麼?烤串?臭豆腐?還是其他美食?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夜市主要是大快朵頤的地方。但除了美食,在夜晚的城市街頭,人們還可以遇見什麼?

這個夏天,夜色下的千年閩都又多了一道道風景——星羅棋布的夜市裡,除了濃濃的煙火味,更飄出琅琅的讀書聲。文化,正在成為福州夜生活的一大特色。

傳統文化浸染社區空間

沿著朱紫坊,安泰河靜靜地流淌。周末的晚上,沿河的小路化身為文創集市。從非遺產品到互動體驗,集市裡琳琅滿目,充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典味。

福建雪箇書院的壺翁和王錦閩等人在集市裡有個攤位,或畫或寫,現場創作書畫作品。他們的特色在於,用的是最具中國文人特色的扇面,包括紙扇和絹本團扇。這些作品售價從30元到50元不等。“我們在這裡創作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壺翁說。

在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請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等兄弟四人居住於此地,兄弟皆登仕途朱紫盈門,這條街坊從此取名朱紫坊。自古以來,朱紫坊街區就是福州文化教育機構集中之處,從宋代至清末,這個街區先后設有3間孔廟、2間縣學、2座縣衙和1座府學院署。今天,在朱紫坊逛夜市的人們如果運氣夠好,還能透過大門上的縫隙,一窺國保單位薩鎮冰故居的內景。

7月31日晚,我省首個沉浸式體驗文化夜市——位於福州西湖畔的藏天園集市火熱開市。集市以“傳承文化、玩趣國潮”為主題,不僅開設攤位展示、售賣傳統工藝品,還設置了特色美食區、文創區、游戲區、休息品鑒區等,讓市民和游客可以進行多種互動體驗。福州評話、伬唱、閩劇折子戲、皮影戲等非遺展演也不定期進行。

經營壽山石的林炳洪在藏天園也申請了一個攤位。“相較於壽山石專業市場,夜市的顧客不一定是專業的玩家。很多人飯后散步,順便逛一逛,對我來說是增加了生意,於他們則是增加了接觸、了解壽山石的機會。”

在福州最負盛名的東街口商圈,江西人周瑞根在東百中心的夜市裡和人合伙擺了一個攤位。他賣的是毛筆,合伙人賣建盞。相對其他夜市,這裡因為人流量更大,攤位費相對較高。忙著招呼客人,周瑞根一個晚上都顧不上喝幾口水:“生意還不錯,畢竟福州人比較有文化,對毛筆有需求。”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