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貿區】福州自貿片區:數字經濟發展“乘風而上”

林曉麗 詹偉業

2020年09月02日15:18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視頻:“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福建站採訪團走進福州自貿片區。人民網 詹偉業攝制)

近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搶抓機遇,在平台、科技、金融等方面“多管齊下”,數字經濟發展“乘風而上”。近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福建站採訪團走進福州自貿片區,感受到了數字經濟發展的蓬勃生機。

平台聚力

走進1233國際供應鏈管理平台,“立足福建,輻射全國,鏈接全球233個經濟體”的標語引入眼帘,顯示著平台的全球化屬性。

在1233國際供應鏈管理平台的可視化電子屏上,買家採購金額區域統計、實時訂單信息、平台重點信息發布等數據信息在不斷地跳動——這是在福建省政府的指導與扶持下,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怡和集團、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州民天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成立的全球消費品供應鏈服務平台。

1233國際供應鏈管理平台。人民網 林曉麗攝

據介紹,平台於2019年12月12日實現公測正式發布,今年1至6月份,已累計完成成交金額174.65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出口成交金額約21.43億元人民幣。

在短短的時間內,平台如何實現由小到大快速成長?1233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裁林琴介紹說,一方面在於平台的關聯企業在物流能力和渠道上發揮出優勢﹔另一方面得益於當地政府助力,“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國外很多華人超市是由福建人經營的,政府幫助我們跟當地的福建商貿協會對接、建立聯系,所以我們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推動平台國際貿易的發展。”

當前,平台依托關聯企業的流通主渠道的優勢,提供聯採服務,並通過大數據驅動的算法將優質買家與需求賣家進行自動化匹配推薦,助力優質區域品牌直賣全國,推廣品牌定制。

同時,平台借力自貿區的政策優勢謀發展。“我們還跟福建的‘單一窗口’進行打通和聯動,這樣能夠在平台上幫助買家和賣家更加高效地實現進出口的交易。”林琴表示。

截至2020年6月,平台入駐商家701家(買家112家、賣家589家),品牌576家,服務商42家,平台商品超過60399種。

科技賦能

智慧家居、智慧養老、智慧城市、CTID數字身份、智慧水務……走進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可以看到科技生活的模樣。

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是福建自貿試驗區重點平台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國內第四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

“我們探索出了一套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集約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新模式。”福州物聯網基地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栩介紹說,這種模式具有功能全、見效快、投資少、集約化的特點,有利於項目快速聚集,省去了企業購地建廠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也有利於集中產業要素,提升了投資強度和土地使用效率。

當前,基地依托物聯網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優勢,推動物聯網走進生產生活,智能家居、智慧水務、車聯網等居國內領先水平。

福州自貿片區物聯網產業應用——CTID數字身份。人民網 林曉麗攝

“物聯網技術興起以來,福建本土的企業搶抓先機,與華為等龍頭企業合作,成功研發了智能水表、智能井蓋等產品,形成了物聯網應用的新亮點。”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致力於打造物聯網產業生態圈的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已初見成效:自2019年4月建成至今,擬入駐企業50家、已簽合同21家。

近年來,福州自貿區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配套企業的技術和服務支撐。在距離物聯網產業基地不遠處的先進制造業技術服務中心,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涉及電子、電氣、化工、機械、建材、食品六大門類產品的檢測、質量認証、研發技改、標准制定等領域的技術服務。

據先進制造業技術服務中心客戶服務室主任王琳介紹,通過中心推出的本地化專業服務、費用優惠或減免政策,企業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三分之一,節約研發成本30%。今年疫情期間,為企業減免費用400多萬。

金融支撐

產業發展同樣離不開金融支持,在福州自貿片區,於2017年9月揭牌運營的馬尾基金小鎮,為物聯網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馬尾基金小鎮通過引導基金小鎮的各類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物聯網項目對接,更好地為項目找資金、為資金找項目,既解決了物聯網初創企業的融資困難,又為創投資本提供了優質項目“可選項”。

對這一點,點點創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宏深有體會。

“基金小鎮相當於一個平台,搭建了資本和項目之間的橋梁。一方面吸引了很多投資機構落地到基金小鎮,形成資本集聚﹔另一方面集聚了很多優質的項目,幫我們投資機構在選擇投資項目上,節約了大量時間。”謝宏表示。

近年來,點點創投專注於投資優質的物聯網企業,這與自貿區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不謀而合。

馬尾基金小鎮。人民網 林曉麗攝

據介紹,馬尾基金小鎮是國內首個由政府發起的、由第三方運營機構管理的基金小鎮。目前,基金小鎮已集聚了38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基金管理規模達1551億元,佔全省六成以上,投向福建省實體項目249億元,累計納稅總額為3.11億元,形成了千億產業集群,成為福建省管理基金規模最大的區域。

同時,馬尾基金小鎮注重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去年,在基金小鎮發起設立的福建省首家企業技術改造基金,累積簽約技改項目102個、簽約金額122億元,每年為技改企業節約費用約2.4億元,有效支持區內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金融動力。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