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圓滿閉幕。創新薈萃,智慧集聚,作為主辦地,福建收獲頗豐——
簽約數字經濟重大項目426個、總投資3316億元﹔在談項目181個、總投資1076億元﹔
BSN(區塊鏈服務網絡)福建省區塊鏈主干網開通,省內首家衛星互聯網產業園落戶長樂﹔
中國電信與福建省簽訂合作協議,將福建作為新基建重大投資項目落地的主要區域。騰訊與福州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福州打造全國智慧城市建設標杆地區……
二十年開拓奮進,新時代創新發展。福建省將立足推進高質量發展、形成新發展格局,抓住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新機遇,持續推進數字福建建設,更好發揮信息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數字福建,正開啟新征程,加速打造數字中國建設的示范區。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鼓樓智腦、智慧校園解決方案、SAA智能化車輛救援共享經濟平台……數字福建分論壇上,福建省發布135項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平台經濟、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衛星應用及數字絲路領域。
通過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福建省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的規模和能級不斷提升,成為全省產業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和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推進器。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應用場景的驅動。我們將深入開展場景招商、數據招商、平台招商,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等在場景中應用、在場景中迭代、在場景中示范,為數字經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空間。”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來,福建省突出重點,先行先試,進一步深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創新賽道,閩企加速跑。
10月12日,2020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鯤鵬計算賽道年度總決賽,其中,一等獎戰隊的基於政務中台的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已運用於南威軟件承建的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蘇“不見面審批”、福建“全網通辦”和河南“一次辦妥”等全國近20個省級政務服務平台中﹔三等獎戰隊的區塊鏈証照通電子証照產品,至2019年底已應用於11個省級副省級平台、1個國家部級平台和59個地市平台,其中福建省已面向企業及個人頒發1500多類電子証照,証照生成總量超5000多萬本、批文超40萬份,被國家電聯辦列入電子証照全國試點示范工程。
創新數字治理新模式
使用“e福州”App中的“網証”進行實名預約參觀、掃碼進場……連日來,不少福州市民親身感受了把“一碼通行”的數字新體驗。
為市民簽發網証的國家“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証平台(CTID平台),也亮相本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該平台以公民身份號碼為“信任根”,為百姓簽發權威的網絡身份憑証。個人在進行網絡活動中,可使用網証進行身份認証,從而有效地保護隱私。
作為國內首個網絡可信身份應用示范城市,今年8月,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福州市政府、新大陸集團共同打造的可信數字身份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為700余萬“e福州”App用戶提供網証開通下載等功能,包括網証+線上辦、網証+通行、網証+文旅等,市民不用帶身份証就可以辦事。
可信數字身份是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數據,安全有效地利用,將進一步推進電子政務服務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創新數字治理新模式,數字福建再次走在了全國前列。
小鄉村也有“大智慧”。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片區龍海村剛剛上線試運行的“智慧龍海”鄉村治理信息化系統,驚艷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智慧鄉村天空地一體化平台,對全村房屋進行標記,鄉村生產、生活數據一目了然﹔環境資源管理模塊,實現對各自然村山、水、林、田、厝等環境資源信息的登記建檔,並圖文化疊加在天地圖上形成相應的專題圖﹔鄉村資產管理模塊,對鄉村的固有資產進行歸檔管理,包含類型自然資源、生產集體資產,以及宅基地、私人住宅、私人承包地等村民私有資產。此外,還有鄉村人口管理、智慧黨建、居家養老、便民服務等,對鄉村振興構成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的實景展示及應用。
“實現智慧中國的目標,必須重點解決農村信息化的短板。抓住國家部署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工作之機,我們率先行動,積極應用天空地一體化、大數據分析處理、5G+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前沿技術,經過政企三個多月的通力合作,建成‘智慧龍海’鄉村治理信息化系統,初步實現鄉村治理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效果。”龍海村黨支部書記說。
激活數據資源新要素
12日,東南能源數據中心揭牌﹔14日,國網福建電力即發布了東南能源大數據中心門戶及第三批“電易+”數據產品。作為能源上下游產業共建共享的統一入口,東南能源大數據中心門戶將致力於服務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能源行業轉型升級和社會便捷高效用能,促進數據融合共享、數據產品研發、數據產品運營三個能源大數據生態落地建設。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就是新的生產要素。如何有效發揮數據資源價值,充分釋放數據紅利,成為福建省政企合力和共同關注的重點。
數字福建分論壇上,與會嘉賓紛紛建言獻策。
“面向‘十四五’,數字福建也將邁入重要階段。”新大陸首席執行官王晶建議,要抓住創新機制建設的兩條主線:
第一是“治理”。以先進的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為工具和手段,用更智能、精准、便捷的數字化方式,助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實現政府治理更有效、更高效。
第二是“人”。讓百姓真正享受數字治理和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讓公民擁有一把可以打開所有數字化服務場景大門的鑰匙,實現“一趟都不用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証行業的龍頭,美亞柏科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時,提出了“聚焦網絡空間安全和社會治理”的新定位。其董事長滕達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面臨最“硬核”的問題是數據的“對接”問題和數據的“質量”問題。由此,他建議,未來國家以新基建為抓手,推動國家大數據戰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大數據體系,走數據共享、融合之路,並先從公共安全、應急、健康、信用等方面入手,逐步融合政府及企業數據,建立國家大數據平台,打造真正意義的國家大數據的“新地基”,為數字中國建設賦能。
省數字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將加快數據強省建設,大力推進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工作,加快推動公共數據的匯聚治理和開放開發,積極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著力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充分釋放數據資源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