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陣秋風送來縷縷桂香,來一場“詩與遠方”的打卡之旅吧!
此行,一起來游賞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台山,這幾個點串聯成線,位於福州古城千年未變的城市中軸線沿線,是遇見福州傳統古韻與時尚活力交融最佳的打開方式。
打卡三坊七巷
吳暉 攝
亮點:
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不到三坊七巷,就不算來過福州”,這是不少外地游客游罷福州的共同感受,雖透著不容有辯的任性,但不無道理。
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坊中巷道相連,形成了坊中有巷、巷巷相通的棋盤狀格局,格局保留迄今,讓三坊七巷成為了“中國裡坊制度活化石”,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吳暉 攝
坊巷深深,38.35平方公頃內藏著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建筑159座,“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稱號擔當毫無壓力,其中的小黃樓、水榭戲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可錯過。
位於黃巷的小黃樓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私家園林,佔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黃樓月色楊橋水,照遍鐘山萬點春”說的便是小黃樓。整個宅院規模大,精美雅致,分為三路院落,兩廂房和東西花廳,內有藤花吟館、小滄浪亭等十二景,極具鮮明的地方特色。
吳暉 攝
吳暉 攝
水榭戲台位於衣錦坊,戲台建於水面上,其所在宅院系鄭氏宅院,始建於清,鄭宅系大戶人家,每年正月初三辦春酒或有其他婚嫁等喜事時,主人都盛情邀請親朋好友到宅內聚會、看戲。
打卡朱紫坊
亮點:
秦淮風韻
游罷三坊七巷,我們便可徒步前往與三坊七巷僅一坊之隔的朱紫坊打卡。
一聽朱紫坊此名,是不是有貴氣襲人之感?是的,宋代從這裡走了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請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兄弟4人,可謂朱紫盈門,朱紫坊因此得名。
俞鬆 攝
街區內的安泰河曾是福州歷史上的護城河,安泰河兩岸榕蔭匝地,巷坊交錯,舟揖樓連,酒市笙歌,頗有古南京秦淮河的風韻。
大家到朱紫坊打卡,建議選擇“白+黑”時段,夜幕降臨、華燈綻放之時,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可是“夜福州”最美的打卡點之一。蕩漾的河水、蒼髯的古榕、交錯的坊路……在夜色和燈光的映襯下,如夢如幻。
“世界漆藝看中國、中國漆藝看福建、福建漆藝看福州”,業內此說可看出福州漆藝有多厲害,在朱紫坊你就可以領略了,全國唯一的漆藝博物館便落戶朱紫坊,目前已對外開放,免費的!
打卡上下杭
陳奇 攝
亮點:
露天的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
“近市魚鹽千舸集,凌空樓閣萬山低”,民國初年的上下杭,已是輻射全省、溝通海外的商品集散地。鼎盛之時,這裡匯集了14個商會、260多家商行,走入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就仿佛走入了一座露天的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
有人說上下杭“能商能武”,此說何來?原來清代最后一位武狀元黃培鬆晚年便住在上下杭。
如今,黃培鬆故居已被活化利用為市美術館新館。福州市文旅部門在活化利用中,十分注重古厝的保護,市民入館之時,可身臨其境感受福州古厝之美。
今年9月28日,市美術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雖然開放時間不長,但已成功晉身網紅打卡點。
打卡煙台山
亮點:
老洋房、萬國建筑博物館
“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夫,都有詩意。尤其可愛的是晚陽淡淡的時候,禮拜堂裡送出一聲鐘音,綠蔭下走過幾個張著花紙傘的女郎……”這是葉聖陶筆下的煙台山。
吳暉 攝
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享有“萬國建筑博物館”美譽,現存有近200個文保及歷史建筑,除了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別墅等西洋老建筑,還有數十座中式園林古厝,歷史人文景觀獨具特色。
吳暉 攝
沿著觀井路、梅塢路、樂群路、亭下路漫行,安瀾會館、羅宅、倉山電影院、樂群樓、美志樓、英華小禮堂、石厝教堂等老洋房不時映入眼帘,讓人恍惚間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吳暉 攝
如今,圍繞“延續歷史文脈,保護特色風貌”目標,煙台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已對外開放,與此同時,福州市一批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也於去年下半年集中開街,讓人們找到了老城記憶,為福州增添了人文底色。
吳暉 攝
近年來,福州市文旅系統多級聯動,結合歷史文化街區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策劃推出了古厝游等精品旅游線路,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讓閩劇、曲藝等各類文藝演出走進歷史文化街區,讓古老煥發出時代活力,讓人們遇見傳統古韻與時尚活力。(圖文由福州市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