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2020年12月03日09:56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肖向麗參加福建省第三屆曲藝節“丹桂獎”比賽,表演劇目《國系九零后》。林艷 攝

得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時,南平南詞第八代傳承人、南平南詞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剛忙完演出,腦海裡浮現出七個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

南平南詞是小曲種,何以能在國家級大賽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戲曲淵源長

肖向麗的演員夢,一半來自母親。

1975年,肖向麗出生在南平市延平區,母親是南平市京劇團知名旦角。幼時,她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溜到演員化妝間摸摸五顏六色的化妝盒,拿著枕巾當水袖扮小姐、丫鬟。不知不覺間,藝術的緣分悄然播撒。

16歲那年,肖向麗考入福建省藝術學校南詞戲曲班。先天韌帶不好,成為她學藝路上的“攔路虎”。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后受罪。肖向麗的虎跳、側空翻等基本功總是不如人意。盡管有老師們的寬慰,但她憋了一口氣,主動加課,認真完成母親布置的“家庭作業”。

肖向麗說,平日裡母親是個慈母,可一遇到“戲”這件事,就會換上一張面孔。有一次,她上台前和人聊天,母親發現后當眾狠狠批評,從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忘記“戲比天大”的教誨。

直到今天,哪怕再熟悉的戲,每回上台前,她都認真“默戲”。

母親常常告誡肖向麗:“沒有人是天才,你一定要時時沉浸在角色當中,走上台的每一步都在人物中。”

艱辛學藝,短板拉長。肖向麗很快成長為藝校裡的佼佼者,可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演出又給她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17歲那年,學校排演劇目《大山的兒子》,准備參加全市大賽。她認為自己不是女一號,就是女二號,沒想到排戲的萬老師隻給她一個配角,扮演70多歲的老媽媽。當時,她非常不理解,萬老師找她談心,並告知這是其有意安排。

“玉不琢不成器。世間凡事都要靠著‘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的專注,在各種挑戰、變數、未知之中接受磨礪,才能獲得成長。”萬老師一番肺腑之言,讓她懂得了藝人應耐得住寂寞的道理。

演出很成功,她第一次登台,節目就拿了一等獎。打那以后,她認真對待各種角色,還主動拓展演藝領域,不讓自己待在舒適區。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