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全方位打造優質均衡教育新高地

2020年12月06日08:00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安溪:全方位打造優質均衡教育新高地

  教育是民生之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近年來,百萬人口大縣安溪迅速行動,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戰略部署,一項項飽含縣委、縣政府為民情懷的教育舉措相繼出台,一輪輪教育改革的大幕在茶鄉大地迅速拉開……

  2017年以來,安溪縣的教育補短板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縣教育事業建設投入超過15億元,新增學位5萬多個﹔新改擴建29所公辦幼兒園,1.4萬個學位……

  一連串數字,彰顯了安溪縣委、縣政府全力推動教育發展的魄力和決心,全方位推動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奮力書寫“讓人民滿意”的精彩答卷。

  優先發展教育 答好“時代考題”

  今年秋季,安溪縣結合中心老城區西側發展需要配套建設的高品質縣直小學、幼兒園,即安溪縣第十七小學、第十七幼兒園同時迎來了1500名學生,煥然一新的校園讓孩子們歡呼雀躍。這樣的教育設施建設,有效滿足了該縣三安大橋西片區新建小區及周邊群眾子女就近入學的需求。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把最好的資源留給教育。”循著這一思路,安溪教育發展的步履鏗鏘有力。近年來,安溪縣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6大方面18項補短板任務上發力,實現了教育全鏈條、全領域、全方位的大提升。

  教育是民生之基,關系千家萬戶。安溪縣重視民生,全力補民生短板,每年實施幾十項教育為民辦實事項目,僅過去3年裡,累計開竣工26個教育項目。全面推進“互聯網+教育”,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累計投入1.28億元實施信息化“三通兩平台”建設,班班配置多媒體教學一體機、校校配備錄播教室,校園網絡帶寬均達到100M以上……從此,安溪的教育搭乘上“互聯網+”的快車,為孩子們的校園學習與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

  “城區擠、鄉村弱”是安溪教育的“老大難”。如何破題?安溪實施城區“擴容”、鄉村“改薄”系列行動。在城區大擴容上,2017年以來安溪共推進44個中小學、幼兒園擴容項目,累計30.45萬平方米校舍建成投用,增加學位3.2萬個,有效解決就學難。在“改薄”大體量上,去年以來累計規劃建設校舍13.94萬平方米,開工校舍15.92萬平方米、竣工14.75萬平方米﹔規劃採購設備2.3億元,實際採購設備2.77億元,鄉村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安全等級全面提升。

  為了推動素質教育,安溪實施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全面育人”。即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堅守課堂育人主陣地﹔從研學基地到實踐基地,拓展實踐育人“大地學堂”……通過一系列舉措,安溪構建起各學年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融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的中小幼一體化學生德育成長體系。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升育人質量的有力保障。安溪每年用於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經費達1500萬元﹔重獎教育名師,每年500萬元用於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獎教獎學,全縣“杰出教師團隊”獎金30萬元,教書育人模范獎勵1萬元等。同時,改進評優評先機制,出台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領航人才”計劃等,在教師津貼、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高位統籌推進 凝聚社會力量辦學

  從“教育短板”到均衡發展和特色教育的花開並蒂,安溪教育如一輪旭日冉冉升起。在縣教育局局長高志強看來,關鍵是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真重視、真行動,把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真正落到了實處。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向榮、吳毓舟等歷任安溪主官念茲在茲。多年以來,安溪把教育優先發展列為“一把手”工程,堅持教育工作與經濟工作同等重視、同力推進、同步發展,把教育投入作為“第一投入”,獲得了老百姓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

  縣委年度工作要點、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教育工作一向納入重要內容﹔僅2019年,縣委、縣政府召開常委常務會、專題會議等39次,研究協調教育方面的工作和問題﹔對鄉鎮履行教育職責績效考評分值由原來的2分提至4分。

  縣黨政主官時常深入學校考察,以不同形式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幾乎遍臨全縣所有學校,為學校協調解決各種困難問題﹔縣長吳毓舟上任10個多月來,已深入全縣學校現場辦公16次﹔縣處級領導聯系挂鉤學校,協調解決教育規劃、發展用地、項目資金等問題……

  教育投入持續多年來隻增不減。3年來,累計完成教育投入65.95億元。特別是今年,在疫情沖擊、財稅減收的背景下,大力壓減一般性、非剛性支出,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教育事業發展,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18.31億元,同比增長17%。

  在縣委、縣政府的引領發動下,社會各界、海內外華僑華人、鄉賢等慷慨解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資興教助學蔚然成風,為安溪教育發展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鄉賢林秀成捐資1億元設立“三安慈善教育基金會”,全縣24個鄉鎮轄內的中小學已成立教育促進會(校董會、基金會)91個……多點發力、各方合力,擰緊社會力量這股“繩”,形成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向心力”。

  數字最具說服力。因為集聚各方力量,多年以來,安溪學前教育公辦率、普惠率兩項重要衡量指標分別為53.12%、95.33%,超額完成省定要求﹔義務教育,60多所農村學校的老舊校舍煥新面貌、提升安全,城鄉均衡發展、兩頭並進﹔普通高中,近3億元投向硬件配套設施和辦學資源配置﹔職業教育,緊密的產學對接中,建成6個省市級特色專業群、3個省市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樹立“安溪樣板”。

  如今,在教育優先發展的號角聲中,茶鄉大地安溪的教育面貌煥然一新,教育已然成為老百姓感受真切的“幸福工程”。

(責編:陳楚楚、吳舟)